林语堂女性观之我见—《京华烟云》中女性形象分析文献综述

 2023-02-23 22:52:26

课题名称林语堂女性观之我见《京华烟云》中女性形象分析 开题报告内容: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翻译家,既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又有很高的英文造诣,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终其一生都以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己任,无论是在文学、历史和语言学领域,还是在中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中华文明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林语堂的代表作之一《京华烟云》,是一部旨在向全世界介绍近代中国社会现状的著作,这部作品描写了清朝灭亡后,民国时期的北平曾、牛、姚三个典型的大户人家,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非常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画卷。虽是林语堂用英文写就的小说,但由于林语堂深受中华文化熏陶洗礼,书中依然保有传统中国特色,中西结合,更具研究价值。其写作风格受《红楼梦》影响颇深,有现代《红楼梦》之称。书中也同样塑造了多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在小说90来个人物中,女性形象就占了近50个,构成了一个妍丽多姿的女性世界。通过这几位女性的坎坷人生,林语堂充分表达了他自己独特而完美的女性观。分析《京华烟云》中的女性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及人们的思想解放。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京华烟云》作为林语堂先生蜚声海内外的著作,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书中女性角色及女性观的研究不断。许多学者认为,书中的女性观是在男权本位思想下形成的,并将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融入其中。以书中女主角姚木兰为例,李术华学者在《男权视角下解读林语堂的lt;京华烟云gt;的女性》(2013)中指出,两种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的因素,成就了作者男权视野下的完美的木兰形象。一是木兰从小深受父亲道家思想的熏陶,道家旨在出世的世界观教会木兰一切顺其自然,而母亲的世俗教育教会木兰游刃有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色人等和凡间俗事,木兰从中学会了如何入世;出世的木兰恬淡、飘逸、优雅,入世的木兰世故、利落、圆 润,两者的合力塑造了和谐的居家天使木兰。二是父亲的道教熏陶,其讲究的是无为而治,而夫家的是儒教治家,在乎的是治国安邦。道家的女儿,儒家的儿媳,儒道合体的人生历练,在木兰的人生轨迹中被理想化地结合在一起。她以顺乎自然为心灵准则,在经历被绑架,初恋,结婚,生子,迁居杭州,乱世求生存等一系列人生百味后,达到亲近自然,超越自我的理想美学境界,完成了男权社会对女性要成为居家天使的使命。 一直以来,各位学者、评论家对姚木兰从不吝惜溢美之词。崔广学者在《浅析lt;京华烟云gt;中姚木兰形象》(2008)中认为其身上有五美,颜容之美、学识之美、脱俗之美、传统之美、现代之美。梁素芳学者在《略论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从lt;京华烟云gt;中的几个女性形象谈起》(2007)中认为,木兰是林语堂通过文学手段塑造出的精神女儿,是他用全部心智铸造的一个理想女性形象,是儒道互补的结晶,雅俗兼备的精灵。她聪明美丽、知书达理、宽厚善良、浩然诚笃、宽容自尊、落落大方、娴熟端庄、刚柔兼备,在她身上令人看到了薛宝钗的美貌、林黛玉的才智、史湘云的风姿、贾探春的治才。木兰是林语堂所理解的典型的半东半西的理想人生的形象化体现,是林语堂本人多元文化的载体。同时,书中其他女性配角也是形象各异。姚莫愁是《京华烟云》的女二号,关远远学者在《林语堂lt;京华烟云gt;中的女性审美观》(2016)中指出,作为姚木兰的妹妹,她也许没有姐姐的才情,认为女人也不必读那么多书,她为人实际,只愿意与心爱的人过平凡的小日子,更符合世俗人眼中的贤妻的形象。在嫁给了家境贫寒的孔立夫之后,她用自己的嫁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却并没有给丈夫高高在上的感觉,她毕生所求只是与心爱的一起过日子,她不温不火的处世态度也是林语堂所欣赏的女性。孙曼娘是曾家长媳。姜丹丹学者在《林语堂在lt;京华烟云gt;中的完美女性观》(2013)中认为,林语堂塑造曼娘这一形象,旨在表现正值新旧巨变的转折时期的中国社会,如果一个女人想要成为封建男权社会所欣赏的那种完全遵循儒教贞节观念、对命运逆来顺受、以封建礼教的标准严格约束自己的女性,是根本无法适应当时现实社会的要求,无法得到真正圆满的幸福,无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曼娘这一贤妻良母形象在封建男权社会中的最终毁灭,给世人留下的是对女性价值观和完美女性标准的深刻思考。书中其他女性角色,冯红玉、牛素云、暗香、桂姨娘、姚太太、曾太太,也都个性鲜明,颇具时代特色。然而,许多学者认为,林语堂的女性观依然存在很多局限性。程福菊学者在《简析林语堂女性观中的落后因素》(2010)中指出,书中很多思想依然封建落后,例如强调女子应回归家庭,不应抛头露面,支持缠足,主张父母包办婚姻,强调女子必须从一而终,主张纳妾等等观点,都体现了林语堂思想落后的一面。李晓筝学者在《从lt;京华烟云gt;看林语堂的女性观》(2014)中认为这是由于林语堂的男权意识和中西文化冲撞下反封建的不彻底造成的。正是由于《京华烟云》中思想的局限性和林语堂本身中西文化交融的复杂性,许多学者也常常将姚木兰与同时期美国著名小说《飘》中女主角斯嘉丽进行比较。二者出身、背景、经历相似,但性格和人生轨迹却大不相同。贺庆华学者在《浅论东西方女性美标准lt;飘gt;中赫思佳与lt;京华烟云gt;中姚木兰的性格比较与对比》(2014)中认为,斯嘉丽是西方新女性的代表,是个典型的西方女人。她美丽性感、智慧任性、坚强自信、敢爱敢恨,但却非常现实、非常自我。斯嘉丽做事目标明确,行动坚决果断,有时甚至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几乎可以不择手段。她身上体现了当代西方女性的价值标准,凸显了西方对人性的定义和诠释,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在她身上充分地得到了体现。姚木兰有着斯嘉丽身上的部分特征,比如美丽聪慧、坚强勇敢、富有责任感等,但也有斯嘉丽所不具有的优点。姚木兰温柔娴淑、好学不倦、顾全大局、委曲求全,而且善于体谅别人,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要求女人具备的一切优点。由此可见,东西方文化对女性美的标准和要求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陈晓玲学者在《中西文化互观下的姚木兰与斯佳丽》(2010)中指出,我们应将姚木兰形象和斯嘉丽形象纳入中西文化比较的大视野中,取平行研究的方法,探讨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相似之处,从中西审美观、中西哲学观等方面比较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婚姻观等方面的相异之处,以期更全面地解读这两部作品的思想意义,更深入地透视两个人物的文化人格,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识别中西文化各自的特征,领略各自的魅力,促进中西文化的互补、互识和对话、交流,也希望通过这种比较研究对探寻整个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和美学本质贡献一定的参考价值。三、论文拟解决问题及可行性分析林语堂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作家、翻译家、学者,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饱读诗书,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旅居巴黎时期用英文写就这篇小说《京华烟云》,传统文化元素在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于在国际范围内弘扬中华文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京华烟云》的文风受曹雪芹《红楼梦》影响颇深,因此与《红楼梦》相同,在《京华烟云》中,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林语堂将自己对母亲、二姐、挚爱的敬爱与赞美,对三个女儿的殷殷期许寄托于文中,把女性人物推到人生的前台,表现其鲜活的生命,张扬其独特的个性,将女主角塑造得纯净而真实,虽然他笔下的女性人物性格不同,接受的文化和教育也不同,但无疑均是美的化身。她们自然脱俗,聪慧灵巧,坚韧细腻,忠贞柔顺,具有奉献精神。这些女性身上散发出理想化的光芒,体现出林语堂对女性由衷的喜爱、赞叹和崇拜。探讨研究《京华烟云》中的完美女性观,对于研究中国近代思想进步和文献思潮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在林语堂心中,一个好女人不仅要温良恭俭、深谙礼仪,同时还应做到虽顺从夫君却并不愚昧和谄媚。林语堂的这种女性观,是中国文化中所倡导的典型的完美女性观,《京华烟云》中的木兰便是其女性观的产物。在《京华烟云》中,林语堂不惜将自己经过道德筛选的全部女性美糅合在木兰的身上,他所刻画的木兰不仅具有绝美的容颜和窈窕的身段,同时具有高度的心灵美和人性美。外在形象上,木兰几乎符合所有男性的理想审美需求和期待,内在里木兰无论行为举止还是精神气质都能够折射出令人心悦诚服的内涵美。《京华烟云》中的木兰生活虽富裕却知书达理从不嚣张,饱读诗书却从不卖弄炫耀自己,她生活的环境充满智慧和知识,具有传统文化对女性所要求的所有美好品质。与此同时木兰接受了先进文化和现代教育,是传统妇德与新式思潮的完美结合体。木兰的完美个性使她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世事,对各种变故和人际关系较好地处理,最终达到道家所追求的知天命境界。木兰是林语堂通过文学手段塑造的儒道互补、雅俗兼具的结晶,是林语堂女性审美观中女性形象的完美化身。然而,林语堂并不是一味描写姚木兰的完美,他在书中同样塑造了其他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姚莫愁、牛素云、冯红玉等等,她们与木兰相比不完美,但却同样鲜活,灵动,身上依然带有林语堂女性观的期许以及中华传统的妇德。因此,本文从《京华烟云》中的女性形象入手,分析林语堂的完美女性观,并从中总结中华传统儒家道家思想对林语堂的影响。与《京华烟云》差不多同一时期,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飘》在美国问世。女主人公斯嘉丽和姚木兰,分别是西方和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女性形象。由于时代背景、家庭出身、经历境遇类似,二者身上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如果说姚木兰是一个传奇,斯嘉丽便是一个神话。她们同样的姿容秀美,聪慧练达,在人生的磨难中一步步走向自我圆满。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她们的形象品格、人生观念等等又都体现着各自的文化烙印。如果说姚木兰诗超凡脱俗的空谷幽兰,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的结晶,那么,斯嘉丽便是艳红如火的铿锵玫瑰,代表了西方传统与现代文明交锋的犀利之美。本文第三章将对比探讨二者形象异同,从而进一步体会林语堂身上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更好地理解他的女性观。四、正文概述正文大纲架构如下:导语1、林语堂及其背景经历2、《京华烟云》简介第一章 林语堂的完美女性观1.1传统与现代结合1.2儒家与道家合一第二章 主要女性形象分析2.1 完美女性观的最佳呈现主角姚木兰 2.1.1 道家女儿的代表人物 2.1.2 完美妻子和儿媳 2.1.3 理想情人,与孔立夫的精神之恋2.2 不完美女性配角的完美衬托 2.2.1 姚莫愁传统敦厚,相夫教子 2.2.2 孙曼娘逆来顺受,悲剧一生 2.2.3 牛素云骄横跋扈,误入歧途2.3 其他次要女性形象 2.3.1 老一辈女性 2.3.1.1 姚太太 2.3.1.2 曾太太 2.3.1.3 桂姨娘 2.3.1.4 孔母 2.3.2 年轻女性 2.3.2.1 冯红玉 2.3.2.2 曹丽华 2.3.2.3 银屏 2.3.2.4 暗香第三章 中西文化差异的体现以姚木兰与斯嘉丽为例3.1 背景 3.1.1 作者背景 3.1.2 时代背景3.2 共同点 3.2.1 家庭出身 3.2.2 时代背景 3.2.3 性格性情3.3 不同点 3.3.1 学识修养 3.3.2 为人处世 3.3.3 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3.4 结论结语五、研究方法1、文本研究法认真研读英文版本《京华烟云》,对其文本进行系统、细致的分析。2、文献分析法广泛查找图书、期刊、专著等相关资料,仔细研究、归纳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思路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六、论文进度安排1、2016年2月20日3月18日:联系导师,查阅相关资料2、3月19日3月27日: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3、5月底:论文初稿完成并多次修改完毕4、5月30日6月5日:进行论文答辩5、6月上旬:对毕业论文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定稿七、参考文献[1]刘重杨. 从《京华烟云》的母亲形象看林语堂的女性观[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04:69-72.

[2]王志波. 论《京华烟云》中的一些次要女性形象[J]. 大众文艺,2012,11:160-161.

[3]马雅君. 析道、儒精神对《京华烟云》女性形象塑造的影响[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30-33.

[4]朱静. 从《京华烟云》看精彩纷呈的女性群像[J]. 电影文学,2012,08:111-112.

[5]张兵兵. 浅析林语堂《京华烟云》中曼娘的形象[J]. 教育教学论坛,2011,11:242.

[6]高雪. 从传统文化看《京华烟云》的女性形象[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5:7-8.

[7]朱巧英. 男权本位下的女性赏鉴从《京华烟云》的几个女性形象看林语堂的女性观[J]. 名作欣赏,2011,20:62-64 76.

[8]梁素芳. 略论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从《京华烟云》中的几个女性形象谈起[J].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06:36-37.

[9]张治安. 京华烟云里的市民女性群像老舍小说构建的女性世界探微[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59-6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