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网络娱乐文化的消费主义现象研究文献综述

 2022-11-25 16:46:23
{title}{title}

文 献 综 述

移动通信设备作为人们最常利用的网络载体,也作为绝大多数数字信息的接收窗口,日渐成为人们日常娱乐消遣及消费的中继站;从而泛起了一阵网络娱乐文化浪潮。

李磊星在《关于网络娱乐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思考》中介绍了网络娱乐文化的内涵:“网络娱乐文化就是在互联网中产生的能够满足人们的感性愉悦和审美享受,进而使身心得到放松的所有文化活动形式以及所反映出来的价值观与社会心态;网络娱乐文化主要以网络博客形式呈现,娱乐视频、网络“红人”、网络游戏、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络娱乐新闻等的形式制作与传播。”

在《泛娱乐主义的审视与超越》中王娟教授指出,网络娱乐文化本身并无不妥,但越界的泛娱乐化的主流文化转变使得娱乐不再是生命本体发展、丰富和完善的有益补充,而是成为一种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因此,论文将从传播者的消费心理引导及策略上分析其对于当下网络消费主体及社会的影响,并思考近年网络娱乐消费现象的现实意义;并给出相应建议。

为了了解网络娱乐文化中的消费主义现象就得了解“消费行为”,1970年,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Baudrillard)出版了专著《消费社会》,该书研究了消费主义的社会载体,从日常生活开始,以消费现象为中心,并使用符号学来揭示由消费带来的社会变化的影响。消费主义是一种消费,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在西方社会中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传播,并且对消费文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满足诸如愉悦、放纵和奢华之类的欲望是一种不受限制的消费。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使人们总是以一种“渴望购买”的方式陷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形式等诸多方面。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在文化中的象征价值。因此,消费主义也称为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研究了日常消费生活的现代意义。他指出,为了满足消费阶层的消费需求,现代城市中的消费场所数量激增,竞争和以消费模仿现代城市生活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将产生许多问题。 齐美尔与凡勃伦对消费问题的关注被认为是消费文化的起源。在1940年代和195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秉承了精英主义的批判立场,并开始研究消费领域并反思消费主义。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多诺等人以“消费异化”和“虚假需求”为理论依据,批评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由消费引起的控制问题。在1980年代,一群学者从后现代的角度对消费文化进行了研究。鲍德里亚提出,随着消费社会的形成,一种消费文化应运而生。他说:“从一开始就必须明确指出,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系统的行为和整体的反应。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消费现象。他指出,人们消费的客体已经从客体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客体的象征价值。对象的范围已从实体对象扩展到标志,极大地消耗了社会上的所有商品。它们都是符号,并形成一个符号系统。人们对事物的消费建立了社会联系,消费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因此现在的网络娱乐文化消费中大部分受众不再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了,转而投入具有象征价值的符号消费,这也是泛娱乐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们的需求通过增加物质刺激而转变为欲望。人们沉迷于追求象征性消费,并在象征性世界中构建个人的社会认同感。符号的拥有和消费永远无法满足其对地位和奢华的渴望。陷入无尽的购买欲望情节中,而无济于事。费瑟斯通进一步指出:“消费文化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象征生产,日常经验和实际活动的重组。追随享乐主义,追求即刻享受,并培养自我表达的生活。自恋的发展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些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消费文化大众传播媒介的促进和传播起着巨大的作用,费瑟斯通在分析鲍德里亚的理论时提到: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电视的过高生产力威胁着我们对现实世界中图像和信息的真实感知。象征文化胜利地导致了一个模拟世界的出现,而符号和影响的扩散消除了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之间的差异。

网络“审丑”现象就是一个例子,丁慧民教授在《网络“审丑”现象的消费行为反思》中解释道:网络“审丑”消费行为之所以能带来新奇、刺激所追捧的现象,是部分网民追求“消费时的快乐情感及梦想或欲望,唤起的是审美主体的精神愉悦,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即刻反应、冲撞效果、同步感和煽动性刺激性与娱乐性的满足,也缓解了网民现实生活工作中压力与不满的情趣。

所以网络娱乐文化的消费行为引导不仅需要防范与禁止,更需要我们要在保持其愉悦、轻松的特点下,加强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规范引导网民辨别是非,走出网络“审丑”的怪圈,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审美情趣,引领网民网络生活的伦理向善,养成“知美丑,辨善恶,明是非”的习性。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将发生新的变化。因此,结合互联网影响的研究现状和现有研究成果,有必要通过消费主义文化,传播理论和社会学理论对互联网网络娱乐文化的特征进行深入合理的分析。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可以发现,尽管有关于近年来我国网络娱乐文化中的消费主义现象研究和消费主义理论的研究,本文将重点讨论消费主义文化。结合我国网络娱乐文化,在分析消费主义对我国网络娱乐文化现象的影响等方面揭示了其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反作用,并进行了考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互联网名人。本文试图从人类现象的本质上理解我国网络娱乐文化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动,为我国网络娱乐文化健康有序的长期发展铺平道路,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本文最大的研究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1]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2000

[3]李华君,张智鹏.媒介的货币:“关系-行动”与自由交往——齐美尔货币思想的传播社会学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27(10):23-38 126.

[4]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陈听.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6]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M].上海:新知三联书店,2003

[7]李磊星.关于网络娱乐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8(01):7-8.

[8]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 [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张品良.网络文化传播:一种后现代的状况[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10]杨晓峰,王君玲.消费主义与媒介文化[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

[11]高永亮.网络传播消费主义现象批判[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二、论文类

[12]吴明红.“网络明星”初探—兴起背景,生产机制及社会影响[D]. 北京林业大学,2006

[13]王娟,刘文雅.泛娱乐主义的审视与超越[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62-66.

[14]孙倩.从偶像符号的消解到消费符号的建构[D].上海市: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5]刘红红.传播学视角探析网络红人现象[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

[16]谢迎春.从消费偶像到符号“红人” 1998~2008 年中国“网络红人”现象透视[J].青年记者,2009(15)

[17]丁慧民.网络“审丑”现象的消费行为反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9):49-51.

[18]李磊星.关于网络娱乐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8(01):7-8.

[19]李虹.恶搞——一种消费主义文化病[J].中国青年研究2008,(6)

[20]王翠荣.另类网络娱乐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探析[J].新闻传播,2008(10)

[21]石长顺,周莉.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J].国际新闻界,2008,(6)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