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指南》还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我们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施行)中明确提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处于幼儿自身的兴趣和愿望并且是其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3-6岁的幼儿主要的游戏、学习时间就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游戏是其最基本的活动。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最主要的场地就是班级,班级区域活动也是幼儿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游戏活动,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在老师创设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大胆探索,区域游戏的环境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并且,区域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3-6岁幼儿的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在园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班级活动室,因此,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的办学理念、教学环境、师资力量都有所差异,在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上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以南通市内的几所典型公办园和民办园为例,比较两者在班级区域环境创设的差别,分析形成此现状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优化班级区域环境创设的措施,从而,通过环境这个“软教育”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
核心概念界定
(1)幼儿园班级区域环境:
庄宏玲(2011)在其文章《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中》提出,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是指教师为幼儿区域活动所提供的条件,既包括区域空间和场地的设置、提供的操作材料等物的因素,又包括隐含在环境中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及区域学习氛围等人的因素。
樊丽娜(2016)在其文章《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研究》中提出,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指教师为幼儿区域空间和场地以及活动材料所提供的条件,同时在学习关系、同伴关系中起着重要性的作用。
本研究中,笔者对幼儿园区域环境的概念界定是综合了搜集到的文献中研究者的定论,得出幼儿园区域环境是指教师为幼儿的区域活动提供的条件,不仅包括物质条件,也包括心理条件。物质条件主要包括区域的设置、活动材料投放、环境的布置等;心理条件主要包括宽松、开放的活动氛围以及良好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