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随着中国防灾思想与防灾方式的不断演变,防灾公园绿地逐渐成为城市防灾避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唐山市区与北京市区的各公园绿地立即成为避难、救灾的中心基地。为了防灾的需要,政府有组织地将城市居民疏散到公园、校园、城市绿地等地避难。此后,城市防灾避险绿地建设日渐受到重视。2003年,我国开始施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在制定城市防灾规划时,其中应当包括市、区级避难通道及避难场地(如绿地、广场等)和避难中心的设置与人员疏散的措施。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指出了城镇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的重要性,防灾避险功能也已经成为城镇绿地建设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同时,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整体防灾避险功能落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解决防灾避险的问题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灾难的纪念性景观作为环境空间内人类的精神食粮,在人类历史上也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集中表现了人类对于景观环境的情感需求。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纪念性景观一直保持热潮,但纪念性景观的表现形式过于多样,导致景观中的纪念性特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传达。纪念性景观设计需要将人们的体验和感受与景观相结合,从而产生更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情感场所。
在纪念性景观方面很有研究的齐康先生认为,人造环境是一切文化情感表现的总和。作为特殊的文化情感空间,纪念性景观的艺术性与感染力主要是通过物质环境传达给观众。但传统上的景观构成要素分析,则侧重于客体上对山、水、植物、建筑、环境小品等因素逐一论述。这种客体性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心理感知过程,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事实上,人与景观的关系是一种认知与被认知的关系。景观由客观物质构成但它又被观众的感官所观察,为人的内心所理解。在灾难纪念性景观的情感表达方面,应更加顾及人的心理感知,以产生共鸣,增加其感染力。
对于灾难后的纪念性景观的仪式感构建,范可在《灾难的仪式意义与历史记忆》中提及,人们在经历了巨大的破坏之后,会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时民众需要通过感召聚集在一起以开展灾后的重建工作。而自然灾害的现场,是会产生强烈仪式感的空间,美国曾利用“911事件现场”进行了许多有组织的纪念性活动。在灾难现场进行这类活动无疑对参与者具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有了情感的分享,通过追忆灾难的发生和缅怀受难者,以及对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的歌颂,人们很容易油然而生一股凝聚力,这种情感的共享,可以带来一种神圣感与升华感,这就是纪念性景观的仪式感的构建,其对于社会认同感的建设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同时,关于防灾景观,叶麟柏于《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中提及,城市防灾公园,凭借着其完善的防灾减灾功能,在对抗城市灾害的灾前防御、灾时避难疏散以及灾后恢复重建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公园类型,城市防灾公园无论是从城市防灾的角度,还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都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对于如何进行城市整体防灾与防灾体系规划,李树华在《中国防灾避险型城市绿地建设的思想形成与发展概况》中阐述到,必须在城市规划中统筹考虑城市防灾减灾的特点与要求,并在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逐一落实,建立一个综合的防灾体系。在选址方面,应有效地避开地质断裂带,减轻可能发生的地震破坏程度,减轻可能发生的地震破坏程度。其次,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考虑城市的综合防灾要求,规划出有利于城市安全的用地结构与布局,留出适宜的开放空间与防护用地合理安排各项设施以减少灾害发生时对城市居民的伤害。
实际上,防灾景观的建设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实现所花费的时间较长,李延涛等学者在《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思想》中提出,可以将普通公园进行改造,使其可以发挥避难与救援作用。我国每座大城市中一般都有多个普通公园,普通公园内一般都有面积较大的可利用的自由空间以及不同规模的树林带、草坪、水池、水流和其他可以用于防灾减灾的设施。如果依据防灾减灾功能(如:增设防灾减灾设施、避难道路、防火隔离带、抢险救灾物资仓库等),则可以将一般的普通公园改造成防灾公园。实施普通公园改造原则,一方面可以大幅度降低避难场所的用地,另一方面,由于能够充分利用普通公园原有的防灾减灾功能,还可以明显地减少建设投资。同时,防灾公园可以兼作普通公园,平时供居民及旅游者休闲、观赏、或开展体育、文娱活动,由防灾公园的所有者或授权管理者管理,严重灾害发生过后启动公园的避难与救援功能,发挥防灾公园的减灾作用。
目前,在国际上各个国家也开始注重防灾避险场所的建设,但是专门为防御自然灾害而设立的避难场所还不多见,在这一方面,日本作为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防灾体系。日本学者在《日本城市避灾公园体系概述》中阐述,在1978年,日本就正式提出了避灾公园这一概念。避灾公园指地震发生时可作为恢复和复兴据点、物资中转站的据点,或可作为收容其周边市区避难者和保护避难者生命的避灾场所的城市公园。同时,文章中阐述了灾后复兴的时间轴与空间轴,提出了从灾后初期的生存手段相关的景观建设开始,经过地区社区的再生以及就业与生活的复兴,最后通过景观的再生与记忆的传承,构建新城市的景观技术与概念。
德国地理学研究所的Winfried Fluuml;chter教授在《下一次地震前的东京》中也提到应建立防灾型社区,将城市划分为一个个区域,通过每个区域的建设达到防御灾难与灾后重建的目的。文中构想的防灾社区基于日本城市现状,对产业区、住宅区、木质房屋租赁区、公园、绿道进行合理安排划分,通过对于可达性、人均防灾面积的等等多种因素的考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防灾社区。根据区域的划分,配置区域内各个设施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设施的综合防灾功能,同时,确保避难道路、救援道路以及消防道路的通畅,处理好防灾公园、防灾景观周边状况、相邻防灾设施的关系,将规划原则、规划程序融入防灾规划思想,以便更加充分地发挥防灾公园的防灾减灾功能。
上述文献中包含中外学者对于纪念性防灾景观的相关阐述,展现了现阶段灾后纪念性景观与灾害预防景观的设计现状,说明了纪念性景观中的人与景观的紧密联系性以及其对于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强调了建设灾害预防型景观的必要性。但其中大多观点停滞于理论,并没有真正的运用于实践当中,缺少了实践经验的参考性。对于本次课题,上述文献中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将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石。本课题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为国内的纪念性防灾景观的设计做出新的尝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