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老化背景下的社区营造设计——一江南水泥厂周边社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11-27 16:52:44

一、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产生了老年人抚养陪伴的社会问题。有关这一问题,我国提出了相关对策:发展老龄产业、完善养老保险体制、对老住宅的适老性改造建设,但在关于适老性研究和实践上滞后。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长,养老设施需求量增加,社会养老负担较重。目前的我国的社会养老机构存在着设施较差、服务不到位、无法容纳过多的老年群体等诸多问题。在老年住宅方面无障碍设施不齐全,成本过高,多数老年群体支付不起。根据《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调查数据,我国超过 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其摆脱了父母完全依赖于子女照料的方式。因为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逐渐增加的老年抚养比使得现代年轻人的养老压力增加,家庭养老难以发展。居家养老受居住环境极为重要的影响。居住环境又名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吴良镛、周干峙和林志群等学者在道氏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概念,自此人居环境的研究真正进入系统化。居住者对居住环境优化的意识也日渐强化。居住环境和适老化设计方面往往忽视老年人的身心需求,无法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居住环境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空间场所,面临着不断加快的老龄化,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提升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加强适老化设计。

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政策,得出居家养老是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和老年人意愿的一种养老模式。为了让老年人晚年拥有健康积极的生活,安全舒适的环境,推行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适老化建设是我国政策下的必然趋势。但是就目前社区户外环境设计来看,仍然有诸多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社区环境质量的优劣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区适老化设计,不仅仅限于注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在《适老化的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中有提及社区交往空间的设计要建立在对老年人交往需求和特点的充分了解之上进行设计,根据老年人活动特征、交往内容、地域文化等因素对交往空间进行差异化设计。交往空间的功能设计要多样化、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通过优质的户外环境质量吸引老年人到户外活动。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交往空间应布置在方便老年人到达的位置,并普及无障碍设施和适老化设计,适老化设施在设计时应考虑老年人的自尊心理结合景观语言进行适当的隐性设计。

在适老化背景下的社区该如何设计,贺承林在《既有社区养老设施的适老化改造设计探究》中提到既有社区养老中心在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的紧要关头成为重点与难点。因为其普遍具有功能需求众多且全面,而设施建筑面积却十分有限的问题。因此对未来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对于设计师而言,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应对既有建筑的改造难点和劣势,优化整合功能,打造开放空间,高效利用有效面积,营造居家氛围。对管理与监管者而言,应该深入地了解老年人的身心特点以及行为需求,针对性地完善改造类养老设施的体系与规范,制定相应的评价和监管标准,推动养老模式趋向成熟发展,对于关键性技术和设备进行核心研发,反复总结设计经验,避免在未来的大批量建设过程中出现失误。

在当今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大多数住房不是为了养老而设计的,也并没有为了给老人提供方便和服务。面对多数的老年人的需求,在现有的创新范围的基础上,使社区和住房在物质上、社会上和服务方面对老年人更具有支持性。其中包括:丰富社区,提供集体服务,建设全龄社区,建立专用的支援性住房,发展小规模的代际模式,并参与移动、交付和通信创新。国外的安·福赛斯学者在《改善弱势群体的住房和社区:老年人,小家庭,城市设计和规划》文中提出,有许多现有的和新生的创新可以支援老年人并帮助他们保持独立性。这些不仅包括房屋设计方面的创新,而且还包括那些将独立生活的老年人与他们需要管理与年龄相关的障碍的服务联系起来的创新。方法包括:以参与、协作和多方面的方式丰富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向现有社区添加正式的,基于志愿者的集体提供的服务,以使人们能够就地养老;为新的大型开发项目或全年龄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一系列住房和服务选择;提供更多以本地规模建造的专用支援住房模型;将老年人与其他人混合在一起,使用细粒度的小型代际住房选择,以提供非正式照料;通过低技术和高科技的改进来扩大流动性;和以交付和通讯创新为基础,将老年人与商品,服务和网络联系起来。

上述文献中包含国内学者对外养老模式和居住环境、不同居住方式的研究全面认识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相关的国内外设计现状。跨学科交叉研究,社会学、经济学、老年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更深层次的理解居住环境适老化的相关内容。说明了老年人的需求与养老模式紧密联系性,同时,也强调了关注老年人的必要性。但在关于适老性研究和实践上滞后,并没有真正的运用于实践当中。对于本次课题,上述文献中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将作为课题研究的基石。本课题将基于适老化背景下的社区营造设计研究以江南水泥厂周边社区为例,对适老化社区设计做出新的尝试。

二、参考文献

[1]王宗儒,朱凯,王祖儒,邱海翔.适老化的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22):1-3.

[2]崔项.适老化居住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22):89-90.
[3]陈正鹏. 旧住宅的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8.
[4]邵玉宁. 老龄化浪潮下居住区适老化更新策略探讨——由日本适老化团地再生引发的思考[C].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海南省规划委员会、海口市人民政府.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海南省规划委员会、海口市人民政府: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2017:1403-1408.
[5]陈香媛. 居家养老模式下西安城郊型乡村社区居住环境适老化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9..
[6]王慧. 居住区适老化康复性景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