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当前拥挤城市中社区空间利用率普遍较低,物质发展基础上居民精神生活要求逐渐增高。本次研究基于该问题,提出了装配式社区空间理念,解决空间利用问题。
1.关于社区设计
日本社区设计师山崎亮在《社区设计:比设计空间更重要的是连接人与人的关系》[1]中提出突破蓝图式的规划思维,将人与人之间关系纳入时间面向的设计。在这一理念中,透过参与过程,将使用者转化为积极“社群”,充分参与进社区建设的活动中。这种方式的建设更加偏向人文关怀,减少无血缘无地缘群体孤独感,疗愈网络成瘾的城市。山崎亮将社区设计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次尝试在卫星城住宅区设计的实际案例中[2],其参考了格罗皮乌斯的“建筑的最终目的就是人际关系的确立”这一想法,于20世纪60年代“社区中心”和“社区广场”的模式。但在实施实践过程中发现,这些设施并不符合居民需求,于是在不断完善中得出了较为完善的第三步骤。它不再通过硬件设施作为主体,而是将活动主题与参与对象作为重点突出。
山崎亮强调居民作为使用者在社区设计中的重要性。他认同“让居民参与到设计中来”的观点,更着重于软性精神指导式设计,因此提出“居民参与思考型社区”设计方法。例如家岛振兴方案里,分别以游客和居民两类角度出发设计,将家岛由原先的社区概念推向了旅客社区概念,在居民旅客中找到完美平衡点。另一方面,特殊群体使用公共空间时,应增加实用的设计方案,如老人和儿童居民可以使用创造力绘图或模型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然后让设计师将这些需求转换成不同的功能空间,通过需求到空间的转换过程,不仅将空间塑造成一个年龄群体共享的场所,而且促进多个群体之间的社会互动[3]。总之,社区居民不仅是整个时代的受益者,也创建一个社区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设计师必须与政府、服务提供者、志愿组织、私人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努力,通过多个主体参与,满足公众的不同需求和特殊群体,以确保公平的公共空间。
而90年代中期引进到英国,在欧洲和美国被称为“为所有人的设计”、“通用设计”的包容性设计在社区理念中也十分适用。英国设计协会(British Design Council)将其定义为“设计者不考虑年龄和能力,尽可能满足顾客需求的综合性设计方法”[4]。不同的年龄组有不同的需求。如何满足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的平衡,是社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全年龄社区可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人口统计数据,为所有年龄组提供包容的、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而不因衰老、身体机能或认知能力下降而受到歧视[5]。包容的设计是一个通用设计方法,旨在使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尽可能的符合的目标建立一个社区所有年龄段的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实现各类人群之间的和谐。因此,包容性设计理论可以为全年龄社区的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它所体现的公平、灵活性、可识别性、可达性、舒适性、多样性、一致性和安全性等原则对全年龄社区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在成熟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应加强从空间资源的合理分配,编织空间网络,改善空间的可访问性和安全、儿童主题定位、和多种学科的参与,从而实现成熟的社区互动和交互空间的整合[6]。
在本次研究中将这一理念作为基础,提供完整社区活动场地空间同时强调参与者重要性与体验度。
2.关于装配式设计
装配式设计是指将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预制生产的建筑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加以装配而建成的建筑,主要包括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7]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一种革新,其通过工业化制造的加人,对建筑设计、构件生产以及信息化管理等产业链进行整合,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建造方式存在的环境污染,以及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缺陷。[8]考虑到本次研究中多为室外空间,且在同等硬件设施下想要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在装配式结构的选择上,选择为可拆卸并更适合户外各类天气的钢结构作为主要结构。具体的节点连接上,一层墙体的连接采用节点(见图1)连接方式,在基础上植筋,将螺杆植入基础,与一层墙体通过螺栓连接。主体各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根据构件位置不同,连接方式也不同,预制墙体水平连接见图2,一层墙体与二层墙体垂直连接见图3,预制楼板间连接见图4。屋面板与墙体连接件采 三 钢构件和螺栓,吊装时将三角钢构件和螺栓穿过屋 面板预留洞口,吊装完毕后,用砂浆填实。[10]以该节点设计为主,此次研究采用可拆卸式装配设计,增大利用率。环境保护的概念贯穿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在加工厂主要是经过预处理的结构件,建筑堆场的施工也主要是按照设计图纸布置完成的。不仅减少污染造成的建筑工地,施工粉尘污染和噪声污染等浪费,在未来和钢结构建筑维护和改造,钻石混凝土结构和对比,简化施工程序,施工期间的很多垃圾还可以再次回收,这是真正的想法是绿色工程建设行业,帮助推动进步,加快速度。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