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论余华小说《活着》中的苦难叙事文献综述

 2022-07-18 22:27:42  

文献综述

近年来,时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的当代作家余华,其作品得到了众多读者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他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甚至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并且余华本人因《活着》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就此,笔者着重于研究余华小说《活着》中的苦难叙事,紧紧围绕小说内容,以徐福贵生命历程中所遭遇的磨难为线索,深度分析作者如何巧妙运用一系列叙事手法展现苦难这一苦涩而又伟大的主题;其次,通过对小说内涵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苦难背后的生命哲学;最后,一定程度上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通过对比作者不同小说中运用的叙事策略,兼顾广度地总结作者苦难叙事的独特之处。

而想要做好这一系列的研究,对于相关的参考书目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聚焦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大量的研究仍旧是通过对徐福贵这一主人公形象的解读,从中提炼出对人性的感悟;二是关注作品中的苦难主题,铺陈主人公徐福贵经历的一桩桩的人生苦难,从而对作品中的悲剧意义进行解读;三是从不同的主题出发,反其道而行,分析悲剧的对立面——温情,立体剖析小说,探究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另外也有不少针对作品重复现象以及翻译策略等专题的研究分析。这些文献都对笔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先锋余华》是一部从宏观上介绍余华的作品,共分五章,主要包括“鲜血梅花”、“别叫我先锋派”、“余华为什么这样红”、“余华的先锋之路”、“谁影响了余华”、“21世纪的先锋余华”等内容。该书作者是自由撰稿人徐林正,这是著名作家余华的第一部传记,作者通过五年来的深入接触与采访,披露了大量关于作家余华的鲜为人知的内幕和资料。《先锋余华》对作家余华进行多方面解读,有很高的学术深度,有利于笔者全方位了解余华的生活经历以及一系列作品的创作背景,对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熟悉余华的人们知道,对于人类的苦难遭遇及承受能力的表现是余华的作品中的常客,也是其中亘古不变的值得揣摩的主题。余华在《我能否相信自己》一文中所表达的:“我开始意识到一个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 ,对善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在齐红的《苦难的超越与升华——论余华小说中的苦难》中,作者将余华对于苦难主题的描写从90年代切分,余华的前期小说在关注苦难的同时呈现出对苦难的急剧深入,仿佛是一种置之死地的无助感,而后期作品如《活着》,虽然继续展示着生存的苦难,但徐福贵没 有从苦难走向更深的苦难,而是从苦难中超脱出来,让灵魂升华到一个平静自足 的境界。得以明了苦难的主题在余华前期与后期作品中的描写是不尽相同的,同时这也印证了余华自己所述。

那么又描写了怎么样的苦难呢?王丽丽在《试析生命的韧性与人的悲剧存在―余华小说lt;活着gt;解读》带我们回顾了一遍福贵的苦难,他的亲人一个个离开人世,对他来说,活着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煎熬,就是对自身生命承载力的摧残。回首他逐步恶化的命运,由于把家产输光,父亲被气死,随之母亲的死亡,儿子被医院抽血过多而亡 ,贤惠的妻子积劳成疾离开了他,聋哑的女儿因难产而死,女婿因工伤而死,最后一个亲人——他的孙子又因饥饿胀食豆子而失去幼小的生命。由此可见这里,死亡仿佛已成为一种繁复的惯性存在。

具体分析而言,我们可以想一想,如果直接按时间顺序,顺时针地来叙述福贵的一生,当我们得知徐福贵亲人突然死去的时候,紧张、苦涩与恐惧就会泛滥于整个阅读氛围。可是聪明的是,余华一开始就让读者看到了福贵的现在,在一片土地上,一个孤独的人与一头牛,从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这个人物乐观和硬朗,那么本身就一定程度上衰减了这些事件本身所固有的恐怖和紧张。2010年第9期黑河学刊上刊载的《生活的苦难 艺术的审美——浅析余华lt;活着gt;》让我们从时间的层面上关注关于余华在《活着》中对苦难的叙事,《活着》总是先用一个陈述句预先说出事件的结果,接下来才具体描述当时的情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