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关于城市绿道配套服务设施的研究-以南京市中山陵绿道为例文献综述

 2022-07-18 22:12:11  

摘要:我国的绿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经验与成果。国外绿道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功开展多年,功能也早已从单纯的视觉审美发展成了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基础设施。绿道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不再可有可无,而是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建设项目。文章从绿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现代绿道发展的趋势,并以南京为例,详细描述了南京市绿道系统建设的现状,描述了南京市建设绿道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现状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绿道系统和功能,展望了未来南京绿道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关键词:绿道;可持续发展;规划途径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迅猛,导致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更是严重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于是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有效的能缓解城市病的方法,以达到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紧张的工作生活让人们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建设,于是人们需要拥有能够释放压力增加生活情趣的乐土,而绿道就是一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生活品质的建设项目。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多功能、系统完善的绿道系统来维持我们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传统的公园服务半径已经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人们需要更直接、更方便地与绿地接触,亲近自然。

为了更好地建设城市绿道系统,我们需要加深风景园林设计的广度与深度,将功能和景观视觉享受相结合,注重实用性,为人们设计高品质高水准的绿道系统。当今社会,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还处在大力发展阶段,生态城市的发展宗旨是为了延续城市的健康生长,使城市遵循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的社会实况讨论和分析,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规划途径的初步探索上,研究分析我国绿道发展的现状,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绿道发展的方向与设想。本文以南京市为例,描述南京市绿道系统建设现状,分析南京所拥有的绿地资源和景观优势,并且全面充分地分析南京市绿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探讨适宜南京发展的绿道系统发展的元素,并相应地给出一些南京绿道系统建设的观点和建议。

2 绿道及其相关知识

2.1 绿道的概念

1959年美国人William. H. Whyte首次提出“绿道”的概念。广义上的“绿道”包括从城市社区慢行到整个市域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季节性迁移的引导性生态走廊,从城市滨水、滨河、滨湖、滨海绿化带到城郊山林溪岸游步道等用来连接人与自然的各类线型开敞空间。在当代,绿道网络最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美国户外运动委员会解释的“为人们前往居住地附近的开放空间提供路径,联系城市和乡村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笔者根据对各种文献的参阅和自己的理解将城市绿道定义为:区别于一般城市隔离带的,不仅能够为市民提供景观视觉享受,而且能真正供其使用的,能够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连接城市景观与自然资源的空间绿化载体。城市绿道有两种规划方式:一种是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部分,另一种是将其单独作为一项专项规划,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具体落实规划细节[1]。

2.2 绿道的发展历程

(1)绿道发展的萌芽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绿道景观规划的实践已经拉开了序幕。1865年,Omsted首次提出的“公园道”(Parkway)的概念,这奠定了当代绿道建设发展的基础。奥姆斯特德认为,单纯的公园并不能让人们全面、纯粹地接近自然,1887年,他大胆地提出:需要用线条的形式将点状公园绿地连接起来,使得城市的绿地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波士顿翡翠项链”于是成为美国一项十分著名的景观建设项目。“波士顿翡翠项链”地处波士顿市区,长度为25公里,用宽度不等的绿道将城市内部的公园绿地连接,并利用河道将几个小镇连接成系统。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舒适的人居环境,而且在国际上对于绿道理论和实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环境问题和农村人口大规模往城市迁移等城市中发生的问题,提出一项将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的“田园城市”理论,希望通过这一项举措,缓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