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珠江路及周边街区步行友好评价与规划提升策略文献综述
2022-07-18 21:28:17
文献综述
- 前言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诸多的的城市问题中,交通问题始终处于一个核心的领域,而步行友好型交通的建设与发展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恢复旧城区活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步行友好即一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连续性和方便性的人行交通的概念,要想成为一个步行友好型的城市,不仅仅具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同时还应该具备高效的运行水平。一个步行友好的城市能够让居民基本不需要开车或较少需要开车就解决日常生活的需求,能够让他们方便的搭乘公共交通,能够更好的享受城市的生活空间。
二.正文
1.研究背景
在结束不久的2018年城市规划年会上提出了“共享与品质”的主题,该主题从时代的大背景出发,认识这个时代,认为城市规划要切实理解和认识国家在新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发展目标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现在城市建成区的宜居性不足、质量和品质不高的问题比较严重,面子工程现象仍然存在,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通过规划、政策等手段支持步行环境的提升与慢性系统的建设,按照“优化街区路网结构、鼓励城市居民步行和使用自行车出行”等意见,使步行友好成为一种常态。
随着城市的发展导致了机动车过多,步行空间被一点点的侵占,行人被迫行走在非机动车道甚至是机动车车道上,伴随而来的是许多复杂的人行天桥和过街地道,这些对于行人的安全、城市的秩序、人居环境的品质都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1]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选取了南京珠江路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珠江路作为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上重要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性街区,其步行空间来受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干扰且呈恶化趋势,行人的步行安全便捷问题亟待解决。
2.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国内研究
基于步行友好的理论,官光星对于厦门BRT站点为例,分析周边环境存在的现状问题,围绕步行友好环境目标的构建,从站点周边地区城市空间中的开放空间及步行系统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步行环境的策略。并且提出基于步行友好的 BRT 站点周边环境设计,不仅是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也对建设生态、低低碳城市有重要意义。[2]赵鹏军和王悦对于如何提高TOD站点周边步行环境质量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地铁站周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定性分析和讨论出行者的步行需求特征;其次,构建基于步行者需求的TOD站点周边步行环境友好性指标评价体系,并对北京地铁站地区步行环境设计进行定量评价;最后,提出改善地铁站地区步行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建议。[3]彭雷创新性地将住区步行友好性研究置于中观尺度的空间形态和微观尺度的步行环境相结合的层面展开,初步建立了住区步行友好性评价框架,以“武汉市城市住区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总结多年来城市住区步行环境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用横向比较的方法研究国外其他城市住区的步行友好性的状况,提出今后中国城市住区步行友好性发展策略。[4]陈泳和王全燕等人以上海中心城区21个生活街区为研究对象,提取与居民步行通行活动相关的街区空间形态变量,通过SPSS相关性分析、基础模型模拟和预测模型建立三种方法探索街区建设环境变量对各类步行通行活动的影响,并结合散点图分析进行适宜值估算,在此基础上从街区空间形态角度提出步行友好街区的优化建议。[5]苏书杰认为按照需求理论,步行环境首先为行人提供安全性需求,其次是便捷、舒适等需求。他通过将步行环境中的街道宽度、临街要素、行人出行分布三个因素与安全感进行线性回归,研究发现出行安全感与街道相对宽度、出行分布和临街要素数量均有关。街道行人出行行为的丰富程度与步行环境质量有密切的关系。高质量的步行环境能激发多样的行人活动,而低质量步行环境的行人出行行为单一。步行环境除了为行人提供道路条件,还应为行人提供安全感的保障和其他出行服务。应从政策和设施建设两方面加以引导,为建设多样性行人活动的活力型街道提供可能。[6]林龙和易斌的研究从步行者的主观感受和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连续、安全、便捷、舒适”四个维度共 13 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用于评价城市和街区尺度的步行系统,并以广州旧城区步行系统为例进行了评价,为重新认识广州旧城区步行系统现状提供了基础,也为今后步行系统改善的评价工作提供了借鉴。[7]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