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自然海绵体——昆山花桥曹新公园景观文献综述
2022-07-18 21:22:19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公园设计问题文献综述
摘要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2017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海绵城市的发展方向,让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仅限于试点城市,而是所有城市都应该重视这项“里子工程”。海绵城市是韧性理念作为城市防灾减灾的新思路下的重要实践,一方面在暴雨来临时及时向地下、自然水体排水,解决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利用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改善水质,增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最为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该如何有效的建设,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简要评析,归纳总结了基于海绵城市建设角度下公园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公园 韧性城市 雨洪管理 生态修复
前言
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洗浴室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2] 而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优先考虑城市自然海绵体的生态性,在保证城市防洪排涝顺畅的基础上,尽量遵循自然法则,使雨水能够通过自然途径净化、蓄存。这也成为我国日后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海绵城市的韧性建设、洪涝灾害的解决、水体生态修复、城市自然海绵体——公园的景观设计等方面开展关于海绵城市建设问题的文献综述工作。
正文
1.基于城市韧性建设角度的城市公园设计
1.1城市韧性概念界定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