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银杏叶生物活性物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18 20:40:30
不同产地银杏叶片生物活性物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
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银杏(Ginkgo biloba L.)是我国分布广泛,是重要经济树种,因其进化过程中遗传变异的发生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我国丰富的种质资源。因银杏叶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所以目前国际上研究热点是银杏叶提取物(EGB)的研制。因我国银杏分布广泛,其立地条件存在着一定差异,不同产地的银杏种群在遗传变异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生态型。为研究不同产地银杏的遗传变异,在不同的银杏产地建立训练区,其中各训练区的环境因子对叶片中黄酮、萜内酯、银杏酸和多糖等次生代谢物的影响。本文研究银杏叶生物活性物质与气候、土壤、地形等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SPSS软件则筛选其中的主导因子,来建立适生立地评价模型。科学的方法划分目标产物的低产区、适产区和丰产区。气候变暖对银杏目标产物的合成与积累有着重要影响,并且提供理论依据用于叶用银杏栽培。
2银杏生物活性物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1965年,德国WIllmar Sehwade博士将产品名为Tabnain[[1]]的银杏叶粗制品引入西方,开始了银杏叶的药用价值的系统性研究。TA van Beek[[2]]等研究银杏叶中银杏内酯(Ginkgolides)和白果内酯(Bilobalide)的浓度与年份的关系,春季最低,逐渐升高,在仲夏达到最大值。当秋末叶片变黄时,浓度开始下降。J Elith[[3]]等研究物种分布模型:空间和时间的生态解释和预测。Wink M[[4]]研究植物次生代谢物对于防止病原体和食草动物的重要性。Gea G[[5]]等研究了生物技术专家的实例,提示和建议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因大量的银杏提取物能够提高自身免疫力,具有抗氧化功能,治疗多种常见疾病,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老年痴呆、老年记忆衰退、衰老等脑血管循环有关的疾病筑起了天然屏障[[6]]并且银杏作为药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国内外都在努力研究开发银杏的经济价值,不断发展银杏各个器官组织中的药用价值。
国内把开发银杏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项目和社会林业的一个重要内容[[7]]。在国内,王靖[[8]]等建立了准确、快速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银杏黄酮含量,其中槲皮素(Quercetin)、山奈素(Keampferol)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的平均回收率都在94%以上,相对标准偏差le;4.2%,相关系数为0.9999。郑明祺[[9]]等研究银杏叶片内含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银杏内酯A、B、C、M、J和白果内酯,黄酮甙,芸香素,槲皮素,醇类,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等多种成分,主要活性物质是银杏黄酮类和萜类内酯等。段传人[[10]]等研究得环境应力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作用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进化的过程,物理刺激调控激素,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演化了防御机制。苏文华[[11]]等研究发现只有下特定环境刺激下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过程的相关酶合成基因才能表达。庞永珍[[12]]等研究得出GbCHS、GbF3H、GbFLS、GbANR基因编码是银杏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重要酶,GbMVD和GbMVD基因编码是银杏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的重要酶。管孝鞠[[13]]研究银杏内酯具有抗过敏、抗炎、抗休克作用,对缺血损失及器官移植的排斥有保护作用。
3银杏叶片
3.1银杏叶片的主要成分
银杏叶片中成分种类较多,十分复杂,并且其许多成分具有生理活性。据化学、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研究表明, 银杏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黄酮类、银杏醇、萜类、多糖、谷甾醇,除此之外,还有有生物碱、莽草酸、聚异戊二稀、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原花青素、银杏酚酸和叶片绿素等。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