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集聚区停车设施调查与规划——以后宰门社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2 11:12:02
住宅集聚区停车设施调查与规划——以后宰门社区为例文献综述
由于近年来我国进入经济迅猛发展时期,机动车保有量也成几何倍数增长。老旧小区在规划初期并未考虑到如此之多的停车需求,导致现如今小区内停车拥堵,影响了小区环境质量、居民通行效率以及附近道路交通运行,给管理带来了巨大难题。因此对住宅集聚区停车设施调查与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尽早解决“停车难”问题。
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较早就出现了停车困难的现象,美国、日本等国家都采取了各种方法来缓解停车拥堵现象,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国在长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给我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1理论研究
日本停车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在完备的停车政策和法规基础上,明确停车发展权责关系和自备车位制度,对中心区、老旧小区停车总体采取限制措施,通过实施公交优先降低出行者对小汽车的依赖,并控制停车位供给规模以推进交通需求调控。采取高标准停车费,鼓励投资者建设地下停车库、立体停车楼等。
欧洲城市以加大管理力度的方法来缓解停车拥堵,限制中心区停车,制定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上限,以满足居民停车需求。从被动增加停车位到以停车供给来控制停车需求,合理化交通结构,合理布局停车设施和提高现有设施利用率相结合。
1.2住宅集聚区停车设施调查与规划的应用
伦敦是欧洲交通问题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为了控制路外停车数量,政府实施了路外停车管制,路外停车不仅限时还要进行收费。在居民集聚区设置了特别停车区域,收费供居民使用。建筑物内未配建太多停车设施,以控制停车需求,各单位、商场等都设立了停车位上限。
新加坡在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社区前期规划时只在前后建筑物之间留下一块空地,用标线画出了约30个车位。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造成了小区内随意停放的现象,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之后的住宅区停车设施规划中考虑到了停车拥堵问题,采用了多层停车楼方案。多层停车楼大多选址在居住区边缘区域,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空间效益最大化,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2.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老旧小区的停车设施规模早已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的停车需求,停车拥堵对居民通行效率以及小区环境质量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居民集聚区停车设施进行重新规划设计。目前国内小区停车设施设计通常利用小区公共区域改造、利用小区附近停车场所停车、地下空间改建地下停车库、修建立体机械停车楼、加强停车管理、强化居民意识等方法来缓解停车拥堵,吸收国外成功案例,希望尽早解决停车难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1理论研究
位于北京的方庄芳城园居住小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成,由于近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初规划的停车设施供应远达不到现如今的停车需求。小区内建筑形式多样,各式建筑错落分布,停车问题具有多样性,是典型的停车问题较大的老旧小区。后期规划设计利用规划停车场用地建设集中停车楼,以及利用公共区域的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场。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