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生活文化节日照明产品设计文献综述
2022-07-30 16:00:53
地域生活文化节日照明产品设计
文献综述
- 研究的背景
1.1关于地域生活文化
地域生活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民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源远流长并独具特色的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传承至今并任然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作用。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在文化形态上的不同,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呈现多样化,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和行政区域的相对独立性,使各地的文化艺术形态也具有了各自不同的形态,如三秦文化、燕赵文化、中州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湖湘文化、蜀文化、巴文化、徽文化、赣文化、闽文化等。
其中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1.2元宵节灯具的现状
元宵节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灯具也是精彩纷呈。如今元宵放灯长达十天,灯彩艺术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花灯的种类更加多样化。仅一次灯会,就会有金莲灯、玉楼灯、荷花灯、芙蓉灯、绣球灯、雪花灯、秀才灯、媳妇灯、和尚灯、通判灯、师婆灯、刘海灯、骆驼灯、青狮灯、猿猴灯、白象灯、鲇鱼灯、螃蟹灯、羊皮灯和掠彩灯等数十种。明清时代花灯的专业产地云起,苏州、福州、新安、开封和杭州自宋代起便闻名,此时还有佛山、潮州、泉州、漳州、厦门、海宁、扬州、丹阳、泰州、南京、青州、成都、北京、太古等地以制灯闻名。著名工匠也相继出现,明代有潘凤、王玄、赵萼、王新建、赵虎、赵瞻云、顾后山、张九眼和包壮行等,清代则有钮元卿、徐廷锟、沈宇宸、徐致祥、沈则庵等。
发展到如今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缝纫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灯彩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各地彩灯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上海的龙灯,用布制成;广东的走马灯,结构精巧;湘江温州的珠囤,用万千颗料珠穿制,精美壮观;北京的宫灯,感想典雅;河北霸县的老鼠攀葡萄灯、蝎子驮牌楼灯、麒麟灯、猪八戒灯、鸭子灯、金鱼灯、鸳鸯灯、题材诙谐、寓意明快。具有现代的生活气息与创意文化。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国家对于文化创造的关注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地域文化艺术正在变得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无论电视广播还是书籍报刊都在向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灯彩艺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神,是融艺术、文化、审美于一体的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这种艺术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添加了新的元素,使灯彩更加盎然生机。灯彩艺术不仅是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更是一种民间文化现象。灯彩艺术的存在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记录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浓厚的历史氛围,成为全国城乡百姓、老少妇孺皆普遍热爱的文化艺术活动。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丰富和创造性的发展着灯彩艺术文化,为灯彩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关于地域生活文化节日照明灯具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