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市场化背景下国产动画片创作与低幼儿童模仿行为引导探究文献综述

 2022-07-29 17:16:03  

市场化背景下国产动画片对儿童模仿行为引导研究

文献综述

前言:

近年来,儿童模仿动画片的行为被频频爆出,特别是《喜洋洋和灰太狼》、《熊出没》等一系列国产动画片的情节模仿事件,引发了不少的社会舆论,家长也因此对国产动画片发出了质疑之声。

中国动画片在中国市场中也面临着各种尴尬。

中国动画从诞生至今已将近90年,从建国初到90年代中期,动画片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作品,但后来,动画片开始走入低谷,动画片的质量也令人堪忧。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的普及和电视台的发展,20世纪开始,中国动画的制作重心由电影院线播出的单部美术片逐渐转向由电视播出的系列动画,如《黑猫警长》、《葫芦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记》等。这一时期的动画片故事性强,教育功能慢慢让位于娱乐功能。与此同时,外国动画片逐步引入中国,国产动画受到冲击。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动画片只是给小孩子消遣的娱乐,这直接影响了中国动画在内容方面的发展,在题材和形式上也缺乏欣赏的趣味,这也使得中国动画产量高销量低,数量多质量差的原因之一。把关的不严厉,导致动画片内容的低俗,充满暴力、色情、脏话、恐吓、威胁,这些对儿童心理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关于儿童模仿动画片情节事件

一名记者对儿童模仿动画片情节做过一些调查。“你真是个大白痴”,“我要变成奥特曼打死你”一位姓季的先生无奈地告诉这位记者,四岁的儿子常常“语出惊人”,但这些话家里从来没有人教他。

该记者也从多家幼儿园以及小学低年级老师处了解到,现在的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而且很多“小大人”的话都是出自动画片里。

该记者随机采访了30名家长(孩子年龄均在8岁以下),其中有28位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经常会模仿动画片里的语言和行为。“孩子看动画片也是能学到不少东西的,比如有些成语,俗语,动画片怎么看还得家长引导着比较好。”85年的年轻妈妈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