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魔方”-儿童书店室内空间设计文献综述
2022-07-29 14:59:57
儿童书店空间室内设计文献综述
摘要:儿童空间的创设对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搜集,有关儿童空间的研究分散在儿童空间、行为心理、认知等研究领域,针对这些研究提炼分析出国内外儿童空间研究现状与特点,总结出科学的方法与理论。
关键词:儿童,空间,认知,行为,心理,阅读
- 儿童空间相关概念
1.儿童的界定
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在我国,心理学上定义儿童是指0-12岁,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儿童是指0-18岁,而医学上以0-14岁儿童作为儿科的研究对象。按年龄阶段可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婴儿期,从出生到12个月末,是儿童出生后的最初阶段。第二阶段,幼儿期,1-3周岁,从婴儿期到幼儿期的发育过程,生理和心里方面的发育都很显著。第三阶段,学龄前期,3-6、7周岁,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处的环境及教育对今后的学习及获得各种能力和技能都极为重要。第四阶段,学龄期,6、7周岁-11、12周岁,该阶段相当于小学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变化是从以游戏、学习的方式转变为以学习为主,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第五阶段,青春期,女孩11、12周岁-17、18周岁,男孩13、14周岁-18、19周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以学习为主,其生理与心理变化也是最为明显的时期。基于以上五个成长阶段考虑,本文将学前期和学龄期作为研究范围,即指3-12周岁的儿童。这两个年龄段的大多数儿童都具备了一定的心理、表达、活动等方面的能力。
2.儿童空间的界定和历史沿革
《儿童权利宣言》中规定“......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鼓励并提供儿童从事文化、艺术、娱乐和休闲活动的释放的平等的机会。”
(1)儿童空间的界定:
儿童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活动、学习、游戏等都需要空间作为他们行为发生的环境载体,成长空间分为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而公共空间则划分为公共室内空间和公共户外空间。《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一书中明确指出儿童专属空间的设计标准。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