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文创设计与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24 09:55:27
文献综述
古琴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最古老的艺术。它在中国艺术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蕴含了深厚的民族精神、高雅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它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七弦十三徽,是我国古典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最早记录有古琴的是书籍是《诗经》、《尚书》,其中记载着:“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见,古琴的历史悠久,从尧舜时期就存在了,到了西周,文王治世、武王伐纣,而加二弦。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一书中有记载:“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至此,七弦琴的琴制就确定了下来。直到三国时期,七弦十三徽的琴制最终确定,并流传至今。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不仅只是古琴这一种乐器,流传下来了的还是与古琴艺术相关的文化与艺术。司马相如以一曲《凤求凰》求娶卓文君;陈阿娇深宫悲怨而作《长门怨》;阮籍醉卧竹林而作《酒狂》;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这些依托古琴流传下来的精神文化更为珍贵。到了清末,古琴艺术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形成了关于古琴艺术的琴曲、琴论、琴派的一套整体的琴学体系,古琴艺术的发展日益完善。但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文革时期,古琴艺术的传承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琴学家所剩寥寥无几,古琴艺术的传承逐渐衰败。直至今日,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不识“琴”“筝”仍不在少数。
彭岩在《对古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中提到:“人的因素是影响古琴传承与发展的关键。”[1]在古代,古琴艺术是文人雅士交流学习、寄托思想、提高修养的依托和载体,是抒发情感的表现形式。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见,古琴一直都是文人雅士才能接触的事物,普通百姓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古琴艺术。这也就导致了古琴艺术的曲高和寡,如云端高阳难以触碰,这也给古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到了二十一世纪,古琴艺术入选了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一部分开始注意并且去了解古琴艺术,开始保护和传承古琴艺术。
- 彭岩.对古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中国音乐学,2009(02):89-92.
但古琴艺术仍处在一种只为文人雅士所知、所用的阶段,并没有像古筝、二胡、琵琶等其他民族乐器一样被大众所熟知、所了解。希望古琴艺术、古琴艺术中的精神文化能够进入到大众的文化生活之中,成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正如张晓琛在《谈谈古琴与现代人的生活》中所说:“古琴带给我们的情,就像是连接现代与历史的桥梁,在这座桥梁里,我们需要慢下脚步,在舒缓的曲调、深沉旷远的音色、古朴宁静的意境中,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沉淀。”[2]希望能够通过古琴艺术,使身处在钢筋混凝土所筑的高楼大厦中,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的人们忘掉焦虑和疲惫,放松心情,修身养性,获得平静。
要想让古琴艺术为更多人所了解、所传承,那必须让古琴艺术融入到大众的生活之中,让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能够接受古琴艺术、了解古琴艺术、传承古琴艺术。陈若青教授在《非遗的传承复兴与文创设计协同发展研究》中说道:“拥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非遗是激发文创产品设计创作的灵感之源,非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独一无二的手工技艺是文创设计的核心。”[3]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艺术它具有丰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我们可以对于古琴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重新整合,进行创新设计,利用创造性地思维设计出关于古琴艺术的文化创意产品。通过这些文化创意产品,使得古琴艺术为更多人所了解,所喜爱。
对古琴艺术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并不是简单的以古琴的造型为文化创意设计的突破口,而是是深入挖掘它的文化内涵。李砚祖在《艺术设计概论》中说道:“我们需要进一步地理解与消化其传统艺术,因为其中的文化根源扎于深处,要刨根问底并注入一种新的平面设计艺术养分使之再生。”[4]所以说,我们在对古琴艺术进行文化创意设计的时候,要深刻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形式、样式。古琴艺术中并不仅仅指的是古琴这一项乐器和它的音乐,它包
含了斫琴过程中传奇而精湛的手工技艺;包含了古琴艺术在历史长河中所积淀下
来的美学观念。明朝徐上瀛先生所著的《溪山琴况》中将琴之美学概括为二十四
- 张晓琛. 谈谈古琴与现代人的生活[J]. 音乐时空,2014(20):189.
- 陈若青. 非遗的传承复兴与文创设计协同发展研究[A].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理委员会.2017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理委员会:,2017:3.
- 李砚祖. 艺术设计概论[M].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
个字,又名“二十四况”。这二十四个字即是对琴学美学的归纳,也可以看做是对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归纳。去邪而存正,黜俗而归雅,舍媚而还淳,不着意于澹,而澹之妙自臻。[5]其中包含了很多类似于少就是多的美学哲理,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对于美学的探索。我们在进行文化创意设计时,可以将琴之美学运用到产品之上,体现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这是赋予产品代表古琴艺术的精神价值。
张锐在《文化创意设计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指出:“通过创新活动将文化概念转换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商品,将原创性、革新性带入生产和服务过程,从而创造价值。”[6]在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精神价值的同时,还要注重其物质价值。产品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日常生活的需要,物质价值是基础。产品之所以被设计出来,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在进行关于古琴艺术的文化创意设计时,应了解到人们的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不在仅仅是满足生存需求,而开始强调更高层次的需求尤其是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我们在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时要注重产品自身的文化特色,既要保留古琴文化的特色元素,同时也应该大胆创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吸引一部分用户满足他们的需求。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