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A Conceptual Metaphor Research of News Headlines in Column “China” of The Economist文献综述

 2022-07-24 09:45:54  

附页

文献综述

1.前言

隐喻(metaphor)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的重要手段 , 是人们认识新领域新概念的强大认知工具,现已成为一个生活必不可少的普遍现象。千百年来隐喻研究在不断批判和继承中推陈出新,经历了从传统修辞手法分析到认知角度研究再到如今的跨学科探讨,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和多学科的多元态势, 成为语言研究中发展最为迅速和极具意义的领域之一,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和文化的发展。

2.研究背景

2.1 国外研究状况

最早的国外隐喻研究可追溯到公元前三百年。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Rhetoric)中提出隐喻的“对比论”,即“隐喻是对借来之词的使用,或者从种借来用于属,或者从属借来用于种,或者从属借来用于属,或者通过使用类比”。公元1世纪古罗马修辞研究者昆体良(Quintillian)在亚里士多德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隐喻的“替代论”(Substitute Theory),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隐喻研究局限于修辞层面和语言表达中,在某种程度了削弱了隐喻在语用环境中的巨大价值。

发展至近代,理查兹(Richards)在1936年发表著作《修辞哲学》(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明确提出隐喻互动理论:隐喻表达就是“两个概念,一个意义”(“Two ideas for one”)。这一隐喻发现突破了近两千年来传统隐喻研究的局限性,将其研究从词汇层面提升解放至句子层面,并以语义学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一语义现象。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理查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外,尤其是欧美地区,对隐喻的研究发展至高潮。这一阶段中取得最显著成就的是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他们于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了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概念隐喻理论,其核心观点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个领域经验的认知机制,人们往往用具体的、熟悉的、简单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不熟悉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这一革命性理论宣告了人类认知观下隐喻研究的全面展开。至此,隐喻已不单单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认知现象,对人类思想发展、艺术创造、语言使用产生了深远长久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