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se Analysis of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文献综述
2022-07-24 09:43:42
附页:
文献综述
1、引言
在外语学习或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语言的运用不够得体而产生的语言失误就叫做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语用失误是跨文化交际失败的重要根源。对一种文化的不了解必然会导致不同文化群体之间在交流时产生障碍。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交流也日益频繁,所以,当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进行交流时,为了保证交际内容的准确有效性,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成因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基础上,综合他们的观点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做了归纳和分析。
- 研究背景
2.1. 国内研究背景
在国内,何自然首先开始对跨文化语用失误展开研究。他在《语用学概论》(1988)将语用失误定义为:“我们将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因没有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统称为语用失误( pragmatic failure)。我们不用错误(error)这个说法,因为这类失误不是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等方面的问题,即不是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词不达意;这类语用失误主要归于说话的方式不妥,或者不符合表达习惯,或者说的不合时宜。”何自然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研究在国内是比较趋于成熟具体的。另外,还有些学者如王得杏(1990)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类失误,即违反文化规约和语言规约,这两类规约在不同文化里的表现就是造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最主要原因。钱冠连则不太认同托马斯将跨文化语用交际事物的原因归责于听者的这一观点,他认为语用失误的原因在于说话者虽然能够使用语法正确的句子但是却无意违反了人际交往规则和社会规定。他认为说话者能够给出正确的表达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关键所在。国内研究的重点更喜欢放在中外学生在文化差异的表现上。
2.2.国外研究背景
在国外,“mistak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Austin(1962)在研究言语行为时提出的。在Austin关于言外之意的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英国语言学家詹尼·托马斯(Jenny Thomas)首次系统的提出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她在1983年发表的《跨文化语用失误》一文中首次提出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托马斯指出语用失误是“不能理解话语的含义(the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what is meant by what is said),根据托马斯的观点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pragmatic linguistic failure)与社交语用失误(social pragmatic fai1ure)。前者涉及语言,但语法错误容易让外国人理解和原谅;后者主要涉及文化和其他原因,语用错误容易引起本族语者的误解,从而造成交际失败。国外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重点在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表现上,因此他们的研究更为宽泛。
- 结论
我国近年来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研究增多,尤其是在语用失误原因分析这一块,国内学者尝试从各个角度和方面去分析。有鉴于此,结合托马斯的观点,本文将从文化和语言两个大方面,其中文化又包括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三小点,语言包括语言负迁移和个人目标语言能力不足等方面来简略分析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形成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两大点提出的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建议,以便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群体和不同社会的人们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合理规范他们的言语行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