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社会工作视角下孤残儿童融入寄养家庭的需求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 2022-07-22 14:14:50  

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视角下孤残儿童融入寄养家庭的需求分析研究

【前言】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的健康成长永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孤残儿童作为中国社会特殊儿童群体,有着数量多、增长快的特点。在当前社会,孤残儿童在被遗弃后的主要归宿是社会儿童福利院,但是目前社会儿童福利院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孤残儿童人数急剧增加、福利院地方狭小、专业人员人数严重不足等等,这就给福利院带来极大的挑战和负担。同时,孤残儿童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关心和照料,对于孤残儿童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日益扩大的孤残儿童数量以及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对孤残儿童个人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寄养模式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兴模式,在学习借鉴了国外儿童福利事业的成功经验下,成为了一种极具潜力和创造力的模式。

近年来,家庭寄养模式在我国各地区都获得了推广和施行,但仍都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模式。通过查阅近10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提供了研究脉络,也让我们能从多样化的研究视角来考察孤残儿童融入寄养家庭的需求,为孤残儿童的家庭寄养模式在中国本土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帮助。

【研究概况】

一、孤残儿童的界定

孤残是指失去亲人和自立能力的人,通常在智力、感官、情绪、身体行为或沟通能力上与正常情况有明显差异,是三孤人员(孤老、孤儿和孤残)之一,属于社会上的绝对弱势群体,是需要社会救助的人群。

孤残儿童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对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他们的生存和发展。2006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自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并指出:“孤残儿童是社会上最困难、最弱小的群体,最需要关爱,最需要呵护。”为切实解决残疾孤儿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疾病和缺陷,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能力,实现他们回归社会的愿望,社会各界都做出了积极努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