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川西林盘保护空间规划方法文献综述
2022-07-21 15:46:37
基于GIS的川西林盘保护空间规划方法
文献综述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林盘是川西农居及林木环境共同形成的圆形田间绿岛,成为集生活、生产、生态和景观为一体的复合型农村散居聚落单元[1]。它是成都平原独特的乡村聚落,它是一种复合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充分反映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林盘最早的研究见于20世纪80年代,但系统性研究始于2004年之后。随着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及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林盘不断减少或破坏,导致生态环境质量降低,乡村特色丧失。近年来,成都市努力打造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生态文明城市和美丽乡村[2],林盘受到越来越多重视,包括国外学者的关注[3-5] 。高度集约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导致传统林盘不断遭受破坏,数量和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大量林盘空心化[7-8],或者不断消失[9]。Hailer[3]认为城乡统筹发展下,林盘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短期内难以恢复。近年来,林盘不断遭受破坏,政府部门和科研学者投入大量关注和研究。
川西林盘保护需要必要的技术支持,因而,将GIS引入于川西林盘保护,必将为林盘的资源调查评价、林盘的规划改造以及林盘的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研究工具。本研究根据BIGMAP下载的2016年高分卫片、数字地形模型DEM、旅游景点矢量文件为主要信息源,以开放式网络数据库下载的研究区社会经济数据为辅助信息源,以四川成都市下属的崇州市林盘为研究对象,运用和密度估算、空间关联指数和GIS相关空间分析定量揭示林盘的空间分布规律。希望通过此案例的研究,为我国GIS技术在为林盘保护与改造以及全国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应用探索出一条经济适用的道路。
二、国内研究现状
林光旭(2011)[10]系统分析了林盘在整体布局与规划、基础与环境设施、建筑物设计及性能、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足,指出林盘应该进行保护性改造,而非全面重建。郭滢蔓等(2017)以郫县林盘为研究对象,运用核密度估算、空间关联指数、地理探测器模型及GIS相关空间分析定量揭示林盘的空间分布规律[6]。《成都市农居风貌保护建设规划编制办法》[11]拟定了评分标准对林盘进行评估,以确定保护林盘的数量和分布,指出保留林盘的间距和耕作半径大概为原来的5倍。蔡军等(2012)[12]根据现代农耕、农家旅游、特殊产业、生态型、新型聚居点等不同林盘类型,分别提出了景观植物配置模式。孙大远(2011)[14]基于层次构成的林盘保护模式和以产业为中心的林盘发展模式设计了景观资源保护适应性技术和林盘产业互动方案。薛飞(2016)等[15]采用基于地理设计理念的多尺度空间分析和多景观要素分析方法对三坝乡林盘进行了整体规划,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方案。
三、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当前对于林盘的生态系统服务大多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基于生态特征和自然过程的定量分析,未识别林盘生态服务与农户生产、生活行为的耦合关系。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