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知识产权现状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及启示文献综述
2021-10-13 20:15:03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 |
文 献 综 述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综述 1、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衡量方面 随着对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开始从量化角度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最早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的是Rapp 和 Rozek(1990),他们将一个国家是否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作为判断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唯一标准,并将其划分为 1、2、3、4、5 五个等级。Ginarte 和 Park(1997) 在 Rapp 和 Rozek 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更深入的度量方法,他们用五个指标来衡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即知识产权保护的覆盖范围、是否成为国际条约的成员、权利丧失的保护、执法措施、保护期限。而我国学者韩玉雄、李怀祖(2005)用执法力度来修正 Ginarte-Park 方法,并 提出衡量执法强度的四个指标,即社会法制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国际社会的监督、制衡机制。许春明、陈敏(2008)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标应该由立法强度指标和执法强度指标构成,其中立法强度指标的度量包括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和其他法,执法强度指标从司法保护、行政保护、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众意识、国际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度量。 2、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关系,一些学者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技术创新率的提高。Helpman(1993)、Glass 和 Saggi(2002)运用南北贸易分析框架进行研究时提出,加强南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会增加技术模仿成本,从而降低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率,使得北方国家向南方国家的技术转移率也就降低了,进而导致南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率降低。有些学者则持相反观点,他们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促进技术创新。魏龙、李华威(2004)通过构建科技产出收益模型分析出,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激励创造者,使其具有持续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率,促进科技进步。张瑞丽、孙长峰(2011)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会大大激励和推动技术创新。这两种观点完全相反,那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到底是有利于技术创新还是不利于技术创新呢?基于这个疑惑,李培林(2010)提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既有促进作用,也有平衡和规制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取决于被保护客体。Tamirisa和Konan(1997)认为弱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最初知识产权薄弱的地区迅速缝合知识缺口并转为技术创新。Mansfield(1996)调查发现,加强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他们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转移。 3、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国际上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有些学者认为知识产权保护会垄断科学研究的自由(Harper and Row,1950),进而阻碍技术的合理扩散和应用,造成社会福利的减小(Caves Crookel Kilings,1993)。Helpman(1993)、Glass 和Saggi(2002)也认为加强跟随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导致创新率降低,进 而使领先国和跟随国的社会福利水平都受到损失。另一些学者则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Markusen(2001)、Yang 和 Maskus(2001)都 认 为,加强跟随过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有利于跟随国与领先国的双边贸易,进而提高两国社会福利水平。第三种观点则坚持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应根据保护客体的具体情况来加以确定。韩玉雄、李怀祖(2003)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与跟随国初始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相关,即若跟随国初始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导致两国福利水平都下降 ;若跟随国初始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使两国福利水平共同提高 ;若跟随国初始保护力度处在上面两种情形之间,加强保护力度会使领先国福利水平提高而跟随国福利水平下降。此外,韩伯棠、李燕(2008)基于累计创新框架也分析出,当后发国的创新水平较弱时,较弱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使社会福利更大,而当创新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较强的知识产权保护会使社会福利更大。 4、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国际上存在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Helpman(1993)、Glass和 Saggi(2002)则通过运用南北贸易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得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第二种观点则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他们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经济的增长(Yang 和 Maskus,2001 ;Markusen,2001 ;Javorcik,2004)。现在学者们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即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水Thompson(2005) 通过实证证明,只有当人均 GDP 达到一定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Falvey、Foster 和 Greenaway(2006)通过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显著正相关,而对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则不显著。刘勇、周宏(2008)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在一定程度可以促进经济的增 长,但这种关系是和经济发展程度正相关。于长林(2009)也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且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和门限效应特征,当经济水平位于知识产权保护门限水平之上,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当经济水平位于门限水平以下,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5、相关的策略及建议 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是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方针,决定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投入所能产生的效能(楼斌,2008),且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又对经济增长、社会福利水平、技术创新率有重要影响,因而较多学者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这个视角进行研究。何佩玲、吕本富、王丹(2003)将知识产权策略分为四种 :一是完全控制商品所有权,不允许盗版行为存在策略 ;二是允许消费者适度盗版 ;三是允许消费者广发盗版 ;四是允许第三方生产者盗版,并分析不同的策略对单个产品收入的影响。万迪、王光全(1997)在分析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的基础下,提出了加强产权保护的三点政策建议,一是处理好专利与版权的关系,二是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把握,三是知识产权保护时间的权衡。王中(2005)在分析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问题之后,提出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战略要加强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三点建议。 吴凯,蔡虹,蒋仁爱(2010)也通过实证证明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能够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工作相辅相承,共同成为区域经济重点发展方向,因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二、跨国公司知识产权状况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的研究综述 1、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陈瑜(2005)通过分析跨国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我国应当采用的对策,他认为跨国公司在华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是具有全局性,以专利战略为核心,实施策略多样化,有目地的针对高新技术领域。张欣欣(2009)认为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有:推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创新;战略化的进行知识产权的管理与转让;推行跨国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产权为全球技术标准;保护企业产权,利用法律手段防止侵权、打击侵权。陈伟、于丽艳(2009)在分析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新趋势的基础上,设计出我国企业应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升级的方案,他们认为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呈现以下新趋势: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国际化经营融合发展;以知识产权国际化为背景,控制和转让相结合经营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标准化战略;通过抢注专利和商标为竞争对手设置知识产权壁垒;组建战略联盟。罗莹(2013)认为国外跨国制造企业在华的知识产权活动已持续多年,已形成一个以专利为重点、以商标为先锋、以商业秘密为辅助的一体化经营模式。 2、中国知识产权现状 何旭芳(2009)认为相对于跨国公司日渐成熟的知识产权战略,中国大多数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很淡薄。在对专利权的保护上,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尤其明显,主要表现在:研发投入不足;专利意识淡薄;企业专利工作落后;专利技术转化水平低;专利交易障碍大、交易成本高。冯晓青(2013)以SWOT分析为工具,探讨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的策略。徐俊峰(2013)认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整体起步较晚、底子较薄,特别是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由于自身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先天差距。在知识产权机构设立、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总之,大量文献表明我过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蔡慧(2012)认为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企业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会使国内知识产权竞争的压力迅速上升,严重阻碍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对我国企业造成不利的发展环境。朱善国(2012)分析了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他认为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限制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空间,削弱了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其难以获得核心技术,而且跨国公司知识产权的滥用妨碍了公平竞争。方虹、王文霞(2008)认为跨国公司凭借领导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动权,使得我国使用国外知识产权的成本越来越高,低成本制造优势慢慢消失,产业成长的空间日趋狭小。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量密集,借助其在华专利战略,不断向国内企业发起冲击,是我国企业遭受了巨大的声誉损失。由于跨国公司的专利布局,本土企业进行新的研究开发要么投巨资另辟蹊径,要么高价购买跨国公司的专利,不但付出较大的代价,也有可能陷入路径依赖的怪圈之中。跨国公司的专利战略会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有可能影响到我国本土企业的长远发展。大部分学者认为跨国公司在华的知识产权保护虽然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 4、中国企业的对策 面对跨国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何旭芳、陈瑜、蔡慧、赵伟晶、罗莹等人都认为我国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总结概括为,宏观层面: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主制定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定位,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国际标准的国内转化率;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球知识产权信息系统及知识产权预警系统;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微观层面: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应对外国跨供公司提起的知识产权诉讼;加强吸收、培养、引进复合型的法律人员;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注重培养技术人才;突破贸易技术壁垒的限制。 三、研究方法综述 杜晓君、小干、周仙华、刘赫(2009)构建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和东道国市场特征与知识转移模式关系的解释模型,基于131家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样本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采取的全球战略会显著影响知识转移模型的选择,东道国市场差异性和市场重要性与知识转移模式的选择也密切相关。杨朝晖(2008)对电子信息产业跨国公司在华的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了SWOT分析,总结出了该产业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及其特征。侯圣和(2012)对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做法、经验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国内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借鉴和启示。刘云、夏民、武晓明(2003)以在华外商投资500强及其母公司在华专利申请为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结合新时期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和专利战略的宏观背景,从在华外商投资500强及其母公司专利申请的演变、专利申请的结构、专利申请及专利申请垄断倾向的行业分布,以及专利申请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中国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和外商在华投资效益的影响等方面,首次从实证的角度开展了较系统的计量研究,提出了跨国公司母公司专利申请垄断倾向新概念,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结果。汤湘希、高娟(2011)通过2011年世界500强企业的经验数据,分析了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转移路径,总结了跨国公司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实现其在全球范围的资本扩张,以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经验借鉴。 四、文献评析 通过阅读文献,不难发现知识产权无论对于一国今后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还是企业的发展壮大都有重要的意义。以前的文献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有深入、具体的分析,也有不少学者就我国的知识产权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我将从跨国公司的角度,运用最新的数据分析研究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知识产权现状,研究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找寻我国企业可以借鉴的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新的方案。 由于本人阅读量有限,材料涉及可能有失全面,文章的理论深度不够,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也可能存在不当之处,此外,本人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研究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问题的深入和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 [1]Rapp R T, Rozek R P. Benefits and cos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Journal of world trade, 1990, 24: 75-102. [2]Ginarte J C, Park W G. Determinants of patent rights: A cross-national study[J].Research policy, 1997, 26: 283-301. [3] 韩玉雄 , 李怀祖 . 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定量分析 [J]. 科学学研 究 ,2005,(3):377-382. [4]许春明,陈敏.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测定及验证[J].知识产权,2008,(1):27-36. [5]Helpman E. Innovation, imit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J]. Econometrica, 1993, 61(6): 1247-1280. [6]Glass A J, Saggi K. Multinational firm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2, 56: 387-410. [7] 魏龙 , 李华威 . 知识产权保护对科技进步推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J]. 中国科技论坛 ,2004,(2):97-101. [8] 张瑞丽 , 孙长峰 . 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1,(1):34-36. [9]李培林.论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88-189. [10]Yang Guifang, Maskus K 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icensing and innovation in an endogenous product cycle model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nomics, 2001, 53: 169-187. [11] 韩玉雄 , 李怀祖 . 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3,(9):69-77. [12] 韩伯棠 , 李燕 . 技术溢出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福利研究基于累计创新框架分析 [J]. 经济与管理 ,2008,(10):11-18. [13]Thompson, Schncider, Patricia Higino.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 growth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 panel data study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5, 78: 529-547. [14]刘勇,周宏.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 [J]. 财经问题研究 ,2008,(6):17-21. [15] 于长林 . 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基于技术供给的视角 [D]. 厦门 :厦门大学 ,2009. [16] 楼斌 .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D].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2008. [17] 何佩玲 , 吕本富 , 王丹 .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分析 [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5):486-489. [18] 万迪 , 王光全 . 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分析[J].科研管理,1997,(4):41-46. [19] 王中 . 强化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科技论坛,2005,6):75-78. [20] 吴凯 , 蔡虹 , 蒋仁爱 .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J]. 科学学研究 ,2010,(12):1832-1836. [21] 游芳芳. 知识产权保护研究现状述评[J]. 产权导刊. 2011(09) [22] 陈瑜. 跨国公司对华知识产权战略对策研究[J]. 科学与管理. 2005(04) [23]罗莹,浅析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及中国企业的对策,经济发展研究,2013年02月下半月 [24] 徐俊峰. 浅谈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及对策[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3(02) [25]蔡慧 跨国公司对华知识产权战略探析思科诉华为和微软黑屏计划的在思考,法学之窗,2012年10月 [26]朱善国 在华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中国商贸,2012年30期 [27]何旭芳.跨国公司对华知识产权战略及对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09,(02):41一4 [28]张欣欣.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探析[J].税务与经济,2009,(01):54一59 [29]冯晓青 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674-0602(2013)04-0084-21 [30] 方虹,王文霞. 跨国公司在华专利战略及我国对策[J]. 中国科技投资. 2008(02) [31] 刘云,夏民,武晓明. 中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华专利及影响的计量研究[J]. 预测. 2003(06) [32]杜晓君, 王小干, 周仙华, 等.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 东道国市场特征与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模式基于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市场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 21(6): 11-20. [33]杨朝晖. 电子信息产业跨国公司对华知识产权战略的 SWOT 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35): 81-83. [34]侯圣和. 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实践, 经验及启示[J]. 财会通讯: 综合 (下), 2012 (1): 127-132. [35]汤湘希, 高娟. 跨国公司知识产权转移路径研究[J]. 财务与会计, 2011 (10).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