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 2021-10-13 20:14:2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民航运输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运输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中国民航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民航运输系统,中国成为民航运输组织第一类理事国。据统计,2012年中国民航运输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3年预计增速稳中有升预计2012年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1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3.2亿人次,比上年分别增长5.8%和9.2%。预计2013年全国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78亿人,货邮吞吐量1194万吨,同比增长9.2%和3.1%。截至2012年11月底,全行业共有飞机3238架,其中运输飞机1922架,较上年11月底净增177架;同比增长10.1%;通用航空飞机1316架;较上年11月底净增192架,同比增长14.6%。全行业现有运输航空公司46家,其中全货运航空公司10家。

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我国民航运输业面临这来自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全球化的竞争。我国民航运输业想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在国际竞争中争夺生存空间。这就意味这国际竞争力决定民航运输业生存的关键。中国民航业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发展历程里,从完全的军事管制到行业自组,从完全的垄断到允许外资及民营资本参与竞争,一个个变化可以看出我国民航业的发展的发展和生机,但是李军(2009)《从统计看民航》一文中提出发展的高速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民航运输企业具有较高的运营水平和竞争能力,与发展较成熟的欧美国家相比较,我国民航运输业整体竞争能力较弱。李国政(2012)在《基于竞争优势的民航运输业》中指出目前中国民航运输业缺乏对行业特征和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清晰认识,运输结构不合理,运输效益不高,低碳发展压力较大等问题。就现状来讲,我国航空运输业缺乏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尚不具备与发达国家航空运输业竞争的实力,其具体表现是产业规模小、市场结构分散、管理粗放、资产负债率过高、经济效益差、营销能力弱、市场占有率低等。

中国政府针对中国民航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在20042012年间颁布了一些政策和通知,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04年《中美航空协定》我国开始逐步开放第五航权;2008年民航局出台事项措施,以促进行业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关于民航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票价有关问题的通知》,民航国内航线头等舱、公务舱票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具体价格由各运输航空公司自行确定;2010年《关于国际运输劳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劳务免征营业税;2010年《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对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作出部署;2012年《关于建立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与航空煤油价格联动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民航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单位收取率。同时,中国学者也对中国民航运输业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研究方法上以下学者阐述了他们的看法,朱丽萍(2005)认为同国外先进航空公司鼻尖,我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不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经营成本过高、有效市场需求不足和切自身管理三方面,所以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航空企业的经营成本,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找准市场定位,创造市场需求,提升民航运输业的国际竞争力。林晓言等(2006)从规模化程度、经济效益、国际化程度、人才实力、生产效率和发展潜力等6方面选取了27项指标,建立了对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用中美两国19942004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之处规模化程度、效益水平和固定资产利用率是影响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的三项关键要素。王萍等(2008)通过总流量(运输总周转量)检验、服务质量检验和利润检验三个方面对中国民航产业的政府管制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白云飞(2008)利用因子分析法,应用19862005中国民航业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民航改革总体是成功的,但是同国外先进民航业相比规模、成本、服务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要进一步放松管制、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引进行业外资本等方面来提高行业整理竞争力。魏勇军(2008)以国航品牌制胜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为例,选择国内一些航空公司进行比较,运用实证方法论证国航基于品牌战略的发展策略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国内民航业的现状以及在目标市场地位、战略选择、品牌规划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国内民航业必须基于品牌战略进行发展策略的创新和探索,强化航空管制安全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为民航业提升对外竞争的能力创造条件;进一步神话产业整合,提高民航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航空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讨论。国外的学者在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Tae Hoon Oum和Chunyan Yu(1997)研究比较了世界主要航空公司获利能力。在数据方面,他们利用了从1986~1995年的22个航空公司的年度数据,研究生产率增长的变化以及在成本以上提高价格的能力。他们认为和北美的竞争者来相比,欧洲航空运营商在投入价格方面的增长更为快速,而在航空票价方面的下跌更为迅速。这主要是归功于在欧洲范围内竞争的加剧,所以导致他们比较高的生产增长率。朗顿(1999)对瑞安航空公司进行了调查(全欧洲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而他的观点则有所不同,他认为低运营成本和便宜的票价对于成本航空运输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已经是不够的,还应建立独特的企业能力,这包括企业同竞争对手关系、同员工的关系、同顾客的关系、以及通过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建立起来的公司声誉。Yu-Hern Chang和Chung-Hsing Yeh(2001)对台湾的民航运输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民航运输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成本、生产率、服务质量、价格和管理五个方面,并运用多属性决策模型建立了包括11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对台湾五家航空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服务质量和管理是影响竞争力的关键要素。Soi-Hoi Lam等人(2008)运用傅弈论中的Cournot模型和Stakelberg模型对中国和外国航空公司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安全性、便利性和服务质量是影响旅客选择的主要因素,所以航空公司应从降低票价、提高安全水平、进一步拓展服务的广泛性可变性提升国际竞争力。Jesus mannel等(2008)从有制结构对航空运输业旅客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从值机手续办理、机上娱乐、餐饮服务、航班延误服务、旅客超售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对比,认为私人所有或混合所有制航空公司比国有制航空公司能够创造更高的旅客满意度,从而也更有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民航运输业构筑的空中交通网络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参与人、财、物在全球流动的核心载体。中国民航运输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成为民航大国和民航强国的跨越式发展,是我们必须直接面对和等待解决的问题。。认真分析评估我国民航运输业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可为政府采取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指导运输服务业的发展,减少逆差,提高我国的经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The art of Price Leadership:Needs-basded Positioning Strategyand the Long-term Competitiveness of Europes Low Fare Aielines,Long RangePlaninning,Vol.32, Brown,S.L.,Eisenhardt 1999.

[2] Airlines alliances: current status,policy issues,and future directions, Journal of Air Management, Volum3, Issue 3, Tae Hoon Oum 1997.

[3] Evaluating airline competitiveness using multiatribute Decison making,Omega 29, Yu-Hern Chang and Chun-Hsing Yeh 20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