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现状及发展措施文献综述
2021-10-13 20:07:33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之间特有的一种贸易形式,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边境贸易中,中越边境贸易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与越南之间地理位置比邻,双方的边境贸易发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自宋元以来就活跃于两国边境贸易中,但当时商贸活动多在中国境内的博易场进行。经过几个世纪的持续发展,两国边境贸易到18世纪达到一个高峰。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施沿边开放,双方的贸易往来逐渐频繁。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中越边境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双方的贸易往来时间并不是很长久,但已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顾纪瑞(1994)提出中越边境贸易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1989年为自发阶段,其特点是小额贸易,我方出口的主要是生活用品;1990年发展到批量贸易阶段,1991年和1992年中越边境贸易在贸易额继续扩大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贸易形势:一是转口贸易,二是经济技术合作形式。
近年来,中越边贸不断发展,由此得到了中越两国学者的高度关注。越南贸易部越南商贸旅游局等机构的学者也对中越贸易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关注和研究。越南方面的学者胡中青(越南商务部研究员)在发展越南边境贸易探讨会(2010)分析了边贸发展对越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近几年边贸发展已成为越南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就业、创收、扶贫。在越南现今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通过边贸的发展促进了越南接触先进的技术,解决短缺的原材料,燃料及机械设备。黎名咏(越南工商务科学会主席)在发展越南边贸讨论会(2009)的发言中肯定了边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双边法律方面的问题。他认为双边对边贸活动的法律文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法律条文的文字重叠,不清晰,不透明,给边境相关贸易机构的商业活动造成一定的障碍,影响了边境贸易的发展和效益。为了提高越南-中国边贸的效率他提出了有关部门需要解决有关问题。杜进森(2005)博士指出发展中越贸易对促进两国经贸关系提高边境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并针对中越边贸的发展中存在的诸如边贸政策,贸易结构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对进一步提高中越边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思路。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背景,范围做出了阐述。黄敏(2009)关于中越边境贸易多元化分析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一是基于比较优势论的分析,二是基于要素禀赋论的分析,三是基于中越地理区位的分析,四是基于政治因素的分析。林明华(2011)发现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主导是两国贸易大幅增长的重要推力,优势互补是中越贸易持续发展的取决因素而且两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习俗相似,这些都成为中越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文华(2009)指出中国与越南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大国,双方的贸易总量在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方面,而且双方在贸易结构和资源方面互补性较强。李继云(2012)基于SWOT分析法则,充分剖析我国在边境贸易中的优势与劣势。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科学地分析两国的基本概况。他认为中越边境贸易的优势在于中国与越南相邻,漫长的边境线,良好的地缘、人文,亲缘关系为开展双边贸易打下了坚实基础。边境贸易的兴起,带动了边境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带来了的财富的增长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部分学者着重论述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的背景下对中越边贸的影响。在CAFTA背景下张珞丹(2012)指出越南作为东盟十国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走向东盟的一个重要平台,发展中越双边贸易对双方都有深远的意义。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对于中越贸易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远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并有助于修正贸易扭曲。中越贸易中基于自然禀赋的中越传统贸易出现互补性,并将持续较长时期。杨建娣(2013)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越边境贸易的地位不容忽视。通过对中越传统文化的共性及不同点进行分析,在客观分析传统文化交流与边境贸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边境文化教育产业、对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增加政府组织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增加民间文化交流宣传活动、保护边境地区生态环境等更有利于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文化交流的建议。范宏贵(2005)通过研究中越边境贸易指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启动,它的启动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到全面和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中国和越南都是这一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构建将会对中越边贸产生很大的影响。周叮波(2012)的研究表明应该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贸区带来的关税优惠,减免等条件抓住机遇发挥边境口岸优势深化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在旅游商贸物流农业技术国际教育合作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
中越边境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中越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有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例如政策环境、产品结构层次较低、贸易支付方式等等,这些问题不仅给中越边境贸易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而且制约了中越边境贸易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同时中越贸易还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中国一直对越南持续高的贸易顺差,而越南处于逆差,这说明两国间贸易结构还有待合理化,同时也说明两国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贸易发展空间来促进中越贸易平衡,所以中越贸易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应注重贸易结构的调整,高层次的分工协作和寻找新的双边贸易增长点。所以学术界针对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也展开了热烈的研究。
国内的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中越边境贸易中的问题并且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夏军城,赵红萍,虞坤(2009)在新时期下研究了中越边境贸易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研究表明在中越相继加入WTO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新形势下,中越边境贸易获得了一些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面临着法制、财税管理机制和贸易规则等方面的约束和限制。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前景光明、道路却不平坦。温舒婷(2010)指出中越边境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交易对象单一,高附加值产品所占份额过小,贸易壁垒与基础设施力度不够。同时她也在新形势下发展中越边境贸易提出了对策,认为应该从优化边境贸易政策环境、调整边境贸易产品结构、提高边境贸易服务水平等方面来发展中越边境贸易。范文灵(2001)则指出边境小额贸易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在越方边境基础设施还没有开发建设:边境的省经济落后:咨询、法律、结算等服务体系没有建立等。他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如政府应加强投资建设基础设备,及时颁布一些符合现状的政策等。何品荣(1997)就研究指出中越边境贸易徘徊不前的原因在于双方的市场环境,国家的宏观调控,边境贸易的观念和政策,以及软硬件环境等方面。韦振团(1993)分析了中越边境贸易纠纷的性质和特征,他也提出了解决途径,通过自行协商和解或者通过第三者调解,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法。石峡(2007)研究认为开展中越边境贸易,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贸易中的边界效应,是促进两国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为双边开展边境贸易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同时部分学者分析了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下中越两国的边境贸易又是如何发展的以及在新形势下中国发展边境贸易的前景。国内学者还认为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要特别的给予关注,特别是在旅游资源方面可以进行以边贸旅游带动边境贸易,开展多种形式的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边境贸易多元化的发展。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深化发展,边境贸易变得越来越正规化与标准化,对于中越边境贸易的管理要求也更高。
国外学者则认为加强中越双方的经济贸易合作与共同的边贸建设将进一步促进边贸的发展和两国的边境稳定,有利于更广泛的,深层次的提高边境贸易。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外中越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学者研究的焦点主要有二:一是从中越边境贸易的历史和现状中探究其进一步发展的策略;二是研究两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特点和当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对中越边境贸易中文化因素的分析、以及中越文化交流对边境贸易的影响和作用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同时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易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在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过程中,两国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制定正确的战略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中越边境贸易的持续良性发展。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