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利奈唑胺片处方前研究文献综述

 2021-10-11 19:48:52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产生了耐药性,相关治疗药物只能杀死大量敏感菌,但少数耐药菌仍然继续生长繁殖,导致治疗MRSA感染的有效药物品种数量变少。因此除优化给药方案,减少耐药菌产生,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外,更关键的是开发新的有效抗菌药物。

利奈唑胺利奈唑胺(利奈唑酮,利奈唑烷)是美国辉瑞公司开发研制的第1个用于临床的新型恶唑烷酮类抗菌药,2000年获FDA批准上市。它有强大的体液和组织穿透性,保证足量药物到达感染部位,对革兰阳性细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它的作用机制与一般抗菌药有很大的差别。一般抗菌药只影响肽基转移酶的活性,即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延生阶段。而利奈唑胺主要作用于翻译系统的起始阶段。由于利奈唑胺具有独特的作用位点和方式,不易与其他抑制蛋白合成的抗菌药物发生交叉耐药性,体外也不易诱导产生耐药性,使其对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DRSP)等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利奈唑胺的理化性质:化学名为N-[[(5S)-3-[3-氟-4-(4-吗啉基)苯基]-2-氧代-5-恶唑烷基]甲基]乙酰胺。分子式C16H20FN3O4。结构式如图1所示。利奈唑胺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利奈唑胺不稳定,遇到光、热易分解,易潮解,故应密封,并在15-30℃条件下干燥保存,避免冷冻。

图1利奈唑胺结构式

利奈唑胺的作用机制利奈唑胺为细菌蛋白合成抑制剂,与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相似,均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基,终止蛋白合成。与其他药物不同,利奈唑胺不影响肽基转移酶活性,选择性结合于50S核糖体亚基,在翻译的起始阶段,干扰氨甲酰tRNA、mRNA与核糖体结合形成起始复合物,从而抑制细菌合成蛋白,杀死细菌。利奈唑胺的作用部位和方式独特,不论是对具有天然或获得性耐药特征的阳性细菌,都不易与其他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发生交叉耐药性,在体外也不易诱导产生耐药性。Fines等的研究表明,通常导致革兰阳性细菌对作用于50S核糖体的抗菌药物(如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氨基苷类和四环素类等)产生耐药性的基因,包括存在修饰酶,主动外流机制以及抗菌药物作用靶位修饰和保护机制(因为核糖体甲基化酶或TetM和TetO),对利奈唑胺均无作用。

随着利奈唑胺的广泛应用,一些细菌也已经对其产生耐药性,MDRTB、NTM和屎肠球菌的耐药情况均有报道,其耐药机制是细菌通过:①修饰抗菌药所要进攻的核糖体23SRNA的V区域而产生耐药性,细菌于此区域的P位点、A位点以及E位点发生基因突变。②氯霉素一氟甲砜霉素耐药基因使核糖体大亚基23SrRNA的A2503位发生甲基化作用。③其他一些不明原因的机制,使得对利奈唑胺耐药。虽然利奈唑胺的耐药报道目前不多,但是在抗生素滥用的今天,要严格把握应用利奈唑胺的适应证,杜绝乱用和滥用,积极采取措施,减少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的使用时间等,防止因诱导突变而产生的大量耐药菌株、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为医疗工作的快速、平衡发展扫除障碍。

利奈唑胺的药动学研究:健康人口服用利奈唑胺后吸收快速且完全,生物利用度可达100%。口服与胃肠外给药,其谷一峰浓度和时间一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近似。在几乎所有给药间隔,体内浓度均高于革兰阳性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利奈唑胺的蛋白结合率约为30%,分布容积约为50L,超过细胞外液容积,在炎症组织中的浓度大于鹿清中药物浓度。在成年人中,年龄对药物吸收无影响,女性的药物分布容积较男性低。胃肠外给药的t1/2较口服稍短,分别为4.5h和5.5h。

利奈唑胺主要由肝脏代谢,而非酶途径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系统无关,在血浆和组织内通过吗啉环氧化。主要代谢产物为氨基乙酯酸代谢物和羟酰甘氨酸代谢物,通过尿、粪途径排出体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