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详情-文献综述网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2文献综述

 2021-09-27 20:41:48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碳碳偶联反应的概况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为有机合成化学提供了众多高效,高选择的方法,把有机合成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其中,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是直接构建碳碳,碳杂原子的有效方法之一。

目前,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大多以钯或镍作为催化剂[1]由于钯催化的反应往往条件温和、速度快、产率高、副产物少,似乎它已成为偶联反应的首选金属催化剂。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金属铜催化剂才是偶联反应的鼻祖[2],铜不仅廉价而且无毒而钯作为催化剂有一定毒性,镍本身就有一定毒性。

铜催化的偶联反应最早在1901年就由Ullmann所报道[3],是指在两个芳基片断之间形成 C-C 键的反应。

随后Ullmann又于1903报道了芳基 C-N、芳基 C-O 键的形成反应[4], 卤代芳香族化合物与Cu共热生成联芳类化合物的反应称为Ullmann反应[5](Scheme1.1)。

Scheme1.1Ullmann反应使用价格低廉易得的铜试剂为催化剂,因此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经典的Ullmann反应一般需要剧烈的条件(高于200C),过量的Cu粉催化,而且产量不高。

这些苛刻的反应条件及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反应的推广,在钯,镍等金属催化剂被发现后逐渐被快速发展的钯催化的偶联反应所取代。

但是钯催化剂也有缺陷,诸如:毒性大、价格贵、稳定性差、以及对剧毒的有机膦配体的依赖性等,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近年化学家们对金属铜催化的偶联反应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