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战略联盟的动因及策略分析文献综述
2021-09-27 20:27:37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战略联盟的论述
(一)战略联盟的概念
有关战略联盟的定义,在管理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众多学者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J.Hpland)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R.Negel)提出的。它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特定事业和职能部门),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签订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多为长期性联合与合作,是自发的、非强制的,联盟各方仍旧保持着原有企业管理的独立性和完全自主的经营权。李振忠认为:战略联盟可以定义为:两个(或多个)成员(企业或其它组织)为了达到它们各自的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一个协议[1]。
(二)战略联盟的发展
战略联盟的演进经历了传统战略联盟(价格联盟)、现代战略联盟(产品联盟)、新兴战略联盟(知识联盟)三个发展形态。最早的战略联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工业化初期的卡特尔形式。二战后,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企业开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以自身的资源往往无法达到战略目标,选择合作联盟成为必然,此时的战略联盟基本上是以产品为中心,包括合作研究与开发联盟,联合生产联盟,市场开拓与发展联盟三种。而此后出现的新兴企业战略则是指知识经济到来的知识联盟以及相似的联盟形式[2]。
(三)战略联盟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联盟代表企业间合作关系早已在企业之间广泛建立,由于中国的企业所经历的改革过程,所处经济背景、自身人文背景以及产业特征都使得中国企业联盟呈现出与国外企业联盟不同的特点。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多局限在部门内,大的部属企业与地方之间相互隔离或处于一种对立的状况[3]为了完成计划指标,企业可不计成本。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经济转型,虽然企业的某些制度变革受到一定约束力(如产权流动的限制),但企业己逐渐将目标从过去完成计划指标转向追求利润和面对市场竞争,比如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成长。在改革开放加大,引入大量的外来资本,是联盟的一种重要形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尤其是九十年代出现加速的趋势,而其中受偏爱的组织形式是合资、合作企业。典型的为广东、福建地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内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开始频繁的使用联盟战略,如家电业的海尔、康佳等,迅速成为庞大的企业集团。中国企业与国外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经历了一个再兴起的过程[4]。之后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呈现多样性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战略联盟的动因分析
国内外学者广泛采用了各种理论对战略联盟的产生进行理论上交易成本理论、资源能力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在此理论基础上马清锐,刘春认为企业战略联盟的外在因素是为了应对竞争加剧和环境动态性强化的局面;内在动因则包括:谋求中间组织效益,追求价值链优势,构造竞争优势群体和保持核心文化的竞争力[5]。刘轶从制度经济学分析,可以概括为:减少交易费用;降低内部化成本;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减少资产专用性带来的风险。从管理学原因分析,可以概括为:利用规模经济效应,保持领导地位,从其他公司的生产能力、技术、资本、产品、劳动力上受益;降低新产品开发成本,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优化流程,获取协同优势;减少经营和技术风险[6]。李建军,陈佳声环境-资源动因分析认为:战略联盟就是获取外部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生产要素内部化、将非交易成本降至最低,从而保证投入产出全过程的节约[7]。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