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迷彩控温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0 16:12:10
文 献 综 述 1.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各种光电磁探测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作战武器所受到的威胁越来越严重。隐身技术作为提高武器系统生存、突防,尤其是纵深打击能力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海、陆、空立体化现代战争中最重要、最有效的突防战术技术手段,在现代化信息战中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成为提高武器装备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和作战效能的关键技术,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研究发现,单一的涂层技术很难满足目标在复杂背景下的要求,因此科学设计迷彩图案成为涂层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9]。其原理是把涂层做成由不同热辐射分布构成的红外迷彩图案。由于涂层各部分的热辐射强度互不相同,这就使得目标的热图像存在很大的失真,成像系统从而无法识别目标,对降低目标被识别能力、提高装备作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周学梅[10]等通过对X-烧结填料、锌钡白、铁蓝、氧化铬绿等颜(填)料的红外透明性分析,研究涂层红外辐射率和可见光的关系,通过添加红外高反射填料,设计涂料的组成配比和颜基比,制备相同迷彩颜色、不同辐射率的多梯度红外隐身涂料,使涂层在具备热图像分割的基础上,实现可见光迷彩与红外斑块的分离,进一步降低武器装备的被识别概率。
4.红外隐身涂料辐射率的影响因素红外辐射率是物体本身的热物性之一,其数值变化仅与物体的种类、性质和表面状态有关。实际物体发射的全部辐射能量与同一温度下绝对黑体发射的全部辐射能量之比定义为全发射率。把各个波长的辐射能量与同温度、同波长下绝对黑体的辐射能量之比定义为单色发射率[11 , 12]。在实际使用中通常所测的红外发射率指的是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红外发射率,即所谓的平均红外发射率。
材料的发射率不但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性质,而且取决于其表观的物理状态。实际上,作为涂料,其性能主要决定于涂料的粘合剂、填料的种类和结构,以及涂装工艺。
4.1材料本身结构的影响一般来说,金属导电体的红外发射率数值较小,电介质材料的红外发射率数值较高。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与构成金属和电介质材料的带电粒子及其运动特性直接有关[13 , 14]。带电粒子的特性不同,材料的电性和红外发射的性能就不#8212;样,而这往往与材料的晶体结构有关。金属导体的结构可以看作是正离子晶格由自由电子把它们约束在一起,离子型电介质材料主要由正、负离子的静电力结合在一起,共价型晶体是靠两个原子各自贡献出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共同参与两个原子的束缚作用。这样电子跃迁时产生的能量变化就不一样,所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就不一样。一般来说,金属的红外发射率一般较小,例如Al,Fe,Cu,Ag等红外发射率都较小。
4.2 填料对发射率的影响影响热红外隐身涂料发射率的因素有很多,如填料、粘合剂和涂装工艺等,其中填料是影响涂料隐身性能的基本因素之一,一般要求其有较低的发射率,不能在大气窗口内有强烈的红外吸收峰。对于填料,导电性越好,反射率越高,发射率就越低。目前用于红外隐身涂料配方中的填料主要有三种:金属填料、着色填料和半导体填料。
4.2.1金属填料对发射率的影响 金属填料的粒子形态、尺寸和含量对涂料的红外发射率均影响显著。文献[15]对金属填料粒子的形状如何影响其发射率进行了理论研究,发现选择金属填料粒子形状的顺序应是鳞片状、小棒状和球状(包括空心和实心),发现鳞片状铝粉粒子尺寸在50~70μm,含量为30%~40%时发射率最小。
Tschulena研究了金属填料粒子尺寸对红外波段发射率的影响后认为,粒子的直径应在0.1~100μm范围内。形状不同,粒子尺寸范围也不同,鳞片状粒子,直径在1~100μm,最佳厚度0.1~10μm;小棒状粒子的直径0.1~10μm,最佳长度1~100μm;球状粒子的平均直径≤0.1~100μm。对于前两者,直径/厚度(或长度)比越大,降低红外波段发射率的效果越明显[16]。澳大利亚国防部材料实验室最先做过比较,在涂料配方中,将铝箔片的直径由12μm增至70μm,其余参数条件不变,结果红外波段发射率值明显降低[17]。
4.2.2 着色填料对发射率的影响 相对于金属填料而言,一般着色填料的红外发射率较高,在红外隐身材料中引入着色填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可见光隐身相兼容。而进行低发射率着色填料分子设计难度较大,目前真正靠合成新的分子或改变分子结构得到的低发射率着色填料还少。因此,在满足可见光伪装要求的前提下,为了不影响金属的发射率,选择的着色填料一般都应有较好的红外透明性。由于材料的粒度对自身红外透明性有较大的影响。故可以通过降低着色填料的粒度来改善它的发射率[18]。表1-2列出了几种着色填料粉末的红外发射率。 4.2.3 粘合剂对发射率的影晌 光学研究表明,粘结剂透红外性越好,吸收越弱,发射率就越低。而涂料的发射率是粘合剂和填料的综合体现。这就要求粘合剂要有很好的红外透明性,充分体现填料的光学性能。从而降低涂料的发射率[19]。
4.2.4 颗粒度对发射率的影响 多数研究者[20]认为填料颗粒尺寸应小于热红外波长,大于近红外波长,这样,填料才会既有良好的热红外透明性,又有一定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反射能力。对于具有散射力为m的填料,其具有最大散射能力的粒子径d与波长λ的关系为: (1-5) 其中,=0.9(m2 2)/(π(m2 1)n),n是树脂的散射率。这正是涂料配方设计中的一个重要依据。 4.2.5 温度对发射率的影响 巴克和阿勃特[21]提出假设:在均匀的温度场中,金属可以看作是匀质而有光滑表面的不透明体,根据传导电子有限的非零弛豫时间(或称松弛时间)推得其半球发射率与温度关系式。对于发射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有关专著中曾有一些定性的论述。一般认为:发射率与温度的关系对金属和非金属是不一样的。金属的发射率较低,并随温度上升而增加,这是因为金属对红外辐射是不透明的。若表面形成氧化层,则发射率可以成十倍或更大倍数的增加;非金属的发射率较高,在Tlt;350K时一般都超过0.8,并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填料的发射率一旦升高,必然会影响涂料的发射率。
4.2.6 涂层厚度的影响 涂层厚度对辐射带的强度和谱带的分辨率影响极大。Khan发现在常温下涂料的红外辐射性能主要取决于约35μm~40μm厚的表面层。当涂层厚度小于此值时,发射率与基体的性质和粗糙度有关;当涂层厚度大于160μm~170μm时,涂层厚度对其辐射性能不再有影响[22]。在涂料研究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强吸收带一定能产生强的辐射,不能把物质的吸收光谱当作选择辐射涂料的唯一依据。
4.2.7涂覆工艺的影响 涂覆工艺直接影响涂层的表面微结构形态和取向。有人曾注意到,仅涂刷操作的不同就可使同配方涂层的发射率和反射率出现10%的偏差。从降低ε值的角度考虑,要求涂层表面尽可能光滑,但光滑表面对太阳辐射会呈镜面反射,使目标在某一方位的辐射能量增加,反而增大了目标的可探测性[23]。因此,当考虑目标对环境辐射能量的反射时,热隐身表面应有一定的粗糙度,使之呈漫反射。施工时应保证制得的涂层具有适当的粗糙度,同时尽量使填料颗粒排列整齐,使涂层表面在不同的热辐射极化方向形成许多小平面,以促进热辐射的极化。
5.红外迷彩隐身目前大多数红外探测器主要是通过景物各部分的温度差再现景物各部分的辐射起伏,形成可见的辐射热图像,从而显示出景物的特征。迷彩隐身就是在目标表面使用具有不同发射率的红外迷彩涂料,通过涂层的不同发射率使目标在热图中呈现灰度不同的斑点,对目标外形进行有效的红外图像分割,尽可能地缩小被探测物体与背景之间的表观温度或发射率的差异,达到使目标与背景相融合的目的,实现红外隐身[24, 25]。
涂覆迷彩涂料因成本低、易施工和适用性强等优点在红外隐身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战争经验与研究试验表明:实施多色变形迷彩伪装的车辆装备比不实施迷彩伪装的车辆装备的生存率在白天目视条件下能提高33%~50%,夜间微光夜视观察下能提高50%以上。而迷彩伪装漆是主要应用于野外作业的装备,应用环境恶劣,除必须具有良好的伪装效果外,还应满足下述几点要求[33]:(a) 涂料与装备表面有优良的附着力;(b) 漆膜有优良的耐候性、耐盐雾性和耐湿热性,不粉化、不龟裂、抗变色;(c) 具有良好的耐化学介质腐蚀性、防霉菌;(d) 漆膜无镜面反射、无光或平光。
由于多数军事目标的周围环境和背景基本处于时刻变化的状态,因此常规的、针对特定环境和背景的红外伪装技术和器材并不能确保被保护的机动目标在全时刻和全天候的伪装效果。因此,突破传统伪装涂料的限制,智能伪装材料和基因伪装材料的研究为解决多波段兼容和作战背景的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