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估和绩效归因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19 11:45:28


一、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投资基金的绩效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国内外学者和从业者已经提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和模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随着绩效研究的发展,绩效评估,绩效归因,绩效持续性等问题也被纳入绩效研究体系中。

1、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基金绩效评价一般都以基金净值来计算投资收益率,而这种方法并未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各项风险。虽然该方法计算简单,易于比较,但是欠缺了收益率波动性的考虑,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产生后,有关风险的计量开始逐渐出现。就开始了对基金收益来源以及基金择时能力的研究,促进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估的发展,这期间产生了众多理论成果,如特雷诺指数,詹森指数,夏普指数,股价比率,M2指数等,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基金绩效评估理论。

而对于基金绩效归因,则针对基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的问题提出了T-M模型(1996)来分析基金经理的选股和择时能力,而后又经过改进,提出了思路更简单的H-M模型(1981),预测市场未来收益和无风险资产收益之间的差异,并预先修正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而后C-L模型(1984)基于套利定价理论对该模型进行改进,区分了基金在多头和空头市场的系数值。后来Fama从风险分解的角度细化基金和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差值,引进SMB规模因子和HML价值因子,得到TM-FF3模型(1993)和HM-FF3模型。并且对于如何选择或构建合适基准的话题,也提出了一种构造特征性内生基准来考察基金绩效的方法,称之为特征指数衡量方法,而后又出现了另一种条件回归模型,以公开信息变量为条件的,在T-M二次回归模型中增加了前一时间点的公开信息函数。

  1. 国内研究

我国基金绩效评估起步较晚,从200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01年牵头组织了上证联合研究计划后,国内对于基金的绩效评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才开始迅速发展。从2001年至今,我国基金绩效评估也有了跨越式的进展,从最开始的基金业绩无法胜过市场组合,到盘整时期下,和市场组合相比,开放式基金大部分不能战胜市场效益,但和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的整体表现要胜出一筹;而后再基金绩效评估中使用了运筹学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而可以综合衡量不同时期内的收益和风险,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造了综合绩效评估指标,而后又出现了因子分析模型等方法对基金绩效评估进行不断地探索和优化。

而国内对基金绩效归因的研究一般是基于基金绩效收益表现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的绩效归因模型,对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进行实证分析。

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沈维涛和黄兴孪(2001)构造的T-M模型和H-M模型,而从目前的文献中发现,不同时间段或不同类型的基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模型的不同往往也会影响研究结论。

对然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衡量了基金绩效,但国内基金绩效评估大多还是基于国外已有的经典绩效评估方法和指标,来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现状。纵观来看,各种基金绩效评估方法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对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做出完全公允正确的基金绩效评估。

(二)研究主要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