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资产组合多样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投资金融理财产品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家庭对风险金融资产认识较少,家庭资产结构形式单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比例,能够显著提高家庭金融投资的收益水平,优化家庭投资决策。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 家庭金融; 金融资产组合;
一、文献综述
1.1数字普惠金融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制定的白皮书——《全球标准制定机构与普惠金融——演变中的格局》。“泛指一切通过数字技术促进普惠金融的行动”都被称为数字普惠金融。数字普惠金融,可以理解为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借助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数据通讯、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促进了信息的共享,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谢平等(2015)认为,在普惠金融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很好地拓展普惠金融的长尾市场,根据长尾市场中的需求从而提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例如网络信贷。通过数字信息技术,金融机构更容易获取资金需求者的信息,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从而提高居民信贷的可得性。姜松,周鑫悦(2021)通过实证分析,在总体上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倒“N”形特征,边际递减特征明显;在业态结构层面,目前数字普惠金融六大主要业态,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均处于促进阶段。在影响机制检验层面,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经济强度、稳定性、外向化,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人力资本和生态资本等途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曾之明(2018)在对数字普惠金融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数字普惠金融功能效用、发展水平测评、瓶颈制约、发展模式、效果评估等方面总结分析,发现当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强调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对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并提出需要加强我国的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真正的“数字普惠”,从而真正发挥数字技术的驱动作用。吴金旺(2018)基于2011-2015年中国省域短面板数据,引入空间因素,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因素。运用时刻固定效应的空间自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发展是提升普惠金融的可靠保障和必然路径,发展普惠金融要提升“互联网 ”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
关于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问题。吴善东(2019)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存在的风险问题来源于三方面:一是数字技术端的问题和风险,包括移动端的安全风险、新兴技术运用风险、系统安全风险、复杂新型攻击带来的风险;二是服务提供方及合作方的问题和风险,包括推出产品的适用性问题、合作过程产生的问题及风险、组织缺陷带来的风险;三是消费者及投资者方的问题和风险,包括目标客户群体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接受性较差、数字普惠金融目标用户的安全意识较弱。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