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氯霉素/HP-β-CD包合物文献综述

 2022-12-03 19:21:58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课题背景

化学名:N-[alpha;-羟甲基-beta;-羟基-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

化学式:C11H12Cl2N2O5

分子量:323.14

熔点:149~153℃

氯霉素(CAP)为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起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其中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临床上运用广泛主要用于伤寒,沙眼衣原体、立克次体感染等,常见剂型主要有滴眼液,胶囊,片剂。但由于氯霉素在水中溶解度小,且有苦味,难以吞服,生物利用度低等,故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改善溶出性能,提高药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减少氯霉素的刺激性,掩盖氯霉索的不良臭味,将其制成包合物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 要解决的问题

改善氯霉素溶出性能,提高药物溶出度,从而提高生物利用度,同时减少氯霉素的刺激性,掩盖氯霉素的不良臭味。

  1. 可行性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可知,将氯霉素制备成包合物可以改善氯霉素的溶解度,减少用药剂量,提高生物利用度,同时还可以掩盖不良气味。制备包合物的常用方法有湿法(共沉淀法,冷冻干燥法,悬浮溶液法,喷雾干燥法)和干法(共研磨法)等,但这些传统方法存在载药量低,粒子尺寸分布范围较大,残留溶剂后续处理困难,操作难度大等问题。相比较而言,近年新兴的超临界流体结晶制粒技术在制备超细颗粒及复合颗粒方面有诸多优点,它制备的微粒粒径小,粒径分布窄,粒子形态结构重现性好,复合微粒具有高度均匀性,包封率高,载药量高,残留溶剂很少,操作简单等。且超临界流体黏度小,扩散系数大,渗透性好,在制备抗生素药物微粒中有较好研究前景。所以本课题欲采用超临界流体制粒技术制备氯霉素包合物。

  1. 研究方法和内容

根据超临界流体(SCF)不同的用途,常用的超临界流体结晶制粒技术分为四类: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RESS)、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SAS)、膨胀液体有机溶剂降压法(DELOS)、超临界流体作为溶质的气体饱和溶液沉析法(PGSS)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