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的抗生素后效应研究文献综述

 2023-01-05 20:03:43

课题背景:

抗生素后效应(PAE) 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 或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1]抗生素后效应是评价抗生素药效学的一项新指标,可为抗生素更为合理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国外对 PAE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 PAE作为评价新抗生素药效学的重要参数,为临床设计更为合理的给药方案和为药物生产企业设计更为合理的药物制剂、剂型提供新的思路。有关测定 PAE 的方法报道较多,但不同方法测定结果不完全一致。

PAE 的机制:关于 PAE产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2]但通过观察到细菌与抗生素接触,当药物消除后,可使细菌产生多种可检测到的变化: 酶与非酶蛋白活性amp;细菌形态学改变、细菌生长代谢抑制、细菌受体改变、吞噬作用敏感性改变、抗生素再接触敏感性改变等。一般认为 PAE的产生可能与下列一个或几个因素有关: (1) 抗菌药造成细菌的非致死性损伤或靶位持续结合,使细菌恢复再生长的时间延长,导致细菌恢复再生长时间延长[3]。(2). 抗菌药的促白细胞效应(PALE) ,抗菌药与细菌接触后,菌体变形,易被吞噬细胞识别,并促进吞噬细胞的趋化和释放溶酶体酶等杀菌物质,产生抗菌药与白细胞的协同效应,从而使细菌损伤加重,修复时间延长[4~5]

噁唑烷酮类(Oxazolodinone)抗菌药是继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后上市的又一类全合成的抗菌药物,其对G 菌的抗菌谱非常广,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青霉素肺炎球菌和厌氧菌均有抗菌活性[6]。利奈唑胺(Linezolid, PNU-100766)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噁唑烷酮类抗生素,2000年在美国首次上市[7]。由于该药作用机制独特,与其他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在临床对耐药G 菌感染的治疗已显示出优势。利奈唑胺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感染、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非复杂性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复杂性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8]。本品具有独特的药动学特性,可用于G 菌引起的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菌血症、骨髓炎和外科手术感染等治疗。其低毒性和广谱抗菌特性使本类化合物的开发极具潜力,为临床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实验流程:

一、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菌株 : ATCC43300,ATCC29213

1.2 抗菌药物和试剂 :利奈唑胺

1.3 培养基: MH琼脂(Mueller-Hinton Agar)及MH肉汤(Mueller-Hinton Broth)

1.4 实验仪器 : 试管,烧杯,锥形瓶,光学显微镜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