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链六肽I的全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检测文献综述

 2022-12-08 17:00:13

多肽药物在治疗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广大化学家、生物学家和药学工作者的重视。目前用于临床试验的多肽类候选药物及已经上市的多肽类药物中,环肽占据一半以上,目前已有一些化合物进入临床使用或临床试验阶段。如从真菌Hypocladium inflatumgams的代谢产物中得到的环孢菌素A,80年代由诺华公司推广上市,是临床上不可或缺的基础免疫抑制剂;源于芋螺Conus magnus的肽类镇痛药Ziconotide[1]已成功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的Kahalalide F(KF)[2]已进入II期临床;从加勒比海海鞘Ecteinascidia turbinate中获得的生物碱Ecteinascidin 743(ET-743)[3],2007年9月被批准用来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现在又获得欧洲监管机构批准用于卵巢癌,美国FDA正在对该药新适应症进行审查。2010年全球多肽类药物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30亿美元左右。国内多肽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近几年也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2006-2009年间,中国多肽药物市场销售额由110.82亿元上升至194.79亿元(按照实际零售价统计),四年的平均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68%。

多肽合成方法主要有固相合成和液相合成。固相合成是多肽研究的一种常用手段,Merrifield于1963年首次提出了固相多肽合成方法(SPPS),之后直链多肽的固相合成法逐步趋于成熟[4]。固相合成优点:最初反应物和产物都连接在固相载体上,便于自动化操作,加入过量的反应物可获得高产率的产物;缺点:固相载体上中间体杂肽无法分离,最终产物纯度不如液相合成物。多肽液相合成是指通过对氨基酸的氨基端保护与脱保护、碳端保护与脱保护、侧链活性基团的保护与脱保护,并通过肽链耦合反应,完成直链多肽的全合成;液相合成相对于固相合成,可获得不同的中间体,并进行生物活性筛选。

茜草科(Rubiaceae)植物约有637属10700种,广布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少数分布至北温带。我国有18族、98属、约676种,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少数分布西北部和东北部[5]。该科植物多药用植物、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中国药典记载的茜草科药用植物有桅子、茜草、白花蛇舌草、钩藤、毛钩藤、大叶钩藤、无柄果钩藤、华钩藤、巴戟天等[6],常见的经济植物有咖啡、乌檀等,常见的园林观赏植物有栀子、龙船花、希茉莉、团花等。茜草科植物化学成分类型较多,如醌类、环肽、三萜、生物碱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等。其中环肽属于环肽类型VII(茜草科类型环肽,RAs),通常由1个D-alpha;-丙氨酸,1个L-alpha;-丙氨酸,3个N-甲基-L-alpha;-酪氨酸和1个其他类型L-alpha;-氨基酸经肽键缩合而成。前期本课题组对RAs已进行了系统的资源、化学、生物学和新药研究,特别是2014年本课题组报道了RAs类似物合成工作[7],为本实验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鉴于RAs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本课题拟开展直链六肽I的全合成,并对中间体二肽、四肽、三肽、五肽和目标化合物六肽I进行抗肿瘤活性检测。

本课题拟研究方法如下图:

采用MTT法对样品的抗肿瘤活性进行检测。MTT法:将适量细胞培养于96孔细胞板,加入样品后再培养44-68小时,加入活细胞代谢物还原剂MTT, 根据其产物的生成量可以定量计算样品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1] Staats P. S, Yearwood T., Charapata S. G. et al. JAMA, 2004, 291: 63-70.

[2] Pharma Mar website.

[3] Kevin G. (3 May 2011). PharmaTimes Magazine (London, England), Online.

[4] Merrifield R. B. Science, 1986, 232: 341-34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