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的出台以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俨然进入了备受关注的关键时期,不仅肩负着社会对整改医药产业的厚望,同时产业升级的实施也步履维艰。
在此时期诸多问题也一一暴露出来:低水平防止扎堆现象严重,质量差、疗效弱等问题普遍[1].并且,评价所需要的费用巨大,很多企业难以独自承受。
事实上,我国可以从世界上存在许多发达国家,如欧美、日本等历经这一阵痛过程中得到借鉴。
十三五的规划也告诉我们,我国也将借此时机,对仿制药制造产业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清洗,以提高医药产业整体水平。
这是我国医药产业为了更进一步的而无法逃避的必经之路。
1.美日两国仿制药评价工作进行时的产业历史背景1971年,自日本第一次药品药效再评价工程以来,已经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药品再评价工作。
日本当时医药行业的背景是仿制药信任度不高,这一点与我国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之前的医药产业背景类似,但与我国目前不同的是,其当时仿制药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所以日本第一次借鉴了美国的DESI(药物有效性研究实施项目)以提高仿制药的质量[2]。
1968年,美国开始药物有效性研究实施项目(简称DESI),期间大概完成了3000多种药品的评价工作[2],旨在对未进行有效性评价的药物进行审查,将评价无效的药品撤市,保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