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青蒿的品质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2023-02-24 22:53:09

青蒿的研究进展

摘 要: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等功效。本草考证我国历史上是将植物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和中药青蒿(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混用的青蒿Artemisia annua L.在全国各地皆有分布。青蒿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倍半萜类、黄酮类、挥发油、香豆素和苯丙酸类。目前关于青蒿Artemisia annua L.的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比较多,黄酮类、挥发油、香豆素和苯丙素类的药理作用有待研究。青蒿的化学成分众多,研究其化学成分有助于对青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青蒿;本草考证;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青蒿(植物黄花蒿),别名蒿、草蒿、方溃、犱蒿、臭蒿、香蒿、三庚草、蒿子、草青蒿、草蒿子、细叶蒿、香青蒿、苦蒿、臭青蒿、香丝草、酒饼草等。青蒿有植物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 Buch.-Ham和中药青蒿(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之分,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其性味苦、辛、寒,归肝、胆经,有清热解暑、除蒸、截疟之效。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1]青蒿的使用历史悠久,化学成分复杂,在此对青蒿的本草考证、地理分布、化学成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本草考证

我国使用青蒿的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之后的各大中医药著作中皆有记载。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生长,青蒿会产生生态变异。北宋时期,沈括等人发现本草青蒿(或叫做草蒿)具有不同的形态:蒿之类至多。如青蒿一类,自有两种,有黄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谓之青蒿,亦恐有别也。[2]

植物分类学博士刘冰根据历代本草书中记载的分布、花期、气味等关键特征,确定《本草纲目》等古代本草书中的青蒿和黄花蒿两味中药本草都是植物学上的黄花蒿。向丽等 [3]对古代医药文献中涉及药材青蒿的原植物形态、分布、物候等资料进行了梳理,并与植物黄花蒿和青蒿分类特征进行了比较,证实古文献中,所记载的药材青蒿从形态特征上包括植物黄花蒿和青蒿。但由于植物青蒿资源稀少,而黄花蒿资源量大,且含有具截疟功效的青蒿素成分,故当今学者多将植物黄花蒿作为中药青蒿来源。

2.地理分布

中药本草青蒿(植物黄花蒿)资源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本草纲目》引南朝著名医药家陶弘景言,草蒿,处处有之,即今青蒿,人亦取杂香菜食之。《中国中药资源志要》记载黄花蒿生于海拔450~3 700 m的荒坡、草地、河岸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4]。本草青蒿(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虽然系世界广布品种,但青蒿素含量随产地、生态型不同差异极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