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拟通过分析一例使用EGFR-TKI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研究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药学监护的要点,并就EGFR-TKI的继发耐药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和延伸。
采用的研究手段:
本论文将借助医院病历系统寻找合适的病例,Pubmed、CNKI、Elsevier、NCCN等数据库和网站检索相关的文献和指南,来探索使用EGFR-TKI靶向治疗患者的药学监护方式和完成EGFR-TKI继发耐药等方面的拓展延伸。
文献综述: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primary bronchogenic carcinoma)简称肺癌(lung cancer),是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者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是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了2008年全球癌症报告,2008年全球约161万人被确诊为肺癌,占恶性肿瘤新确诊病例的13%,有138万例肺癌患者死亡,是癌症死亡人数的18%,居恶性肿瘤首位。[1]随着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环境污染加重,工作压力增大,人口老龄化,肺癌带来的社会负担日益加剧。同时,我国关于肺癌的筛查率低,患者发现肺癌时多处于中晚期阶段,此时非手术治疗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随着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的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一些高选择性的小分子靶向药物被研发并日趋成熟地应用于临床。较之于传统的化疗,靶向治疗可以更高选择性的作用于癌症组织,减少治疗过程中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2017年第4版非小细胞肺癌指南中,以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为代表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kinase inhibitor,EGFR-TKI)对晚期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具有很高的地位。而EGFR-TKI的使用前提是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敏感突变。EGFR的敏感突变主要存在于肺腺癌、女性、非吸烟、亚洲患者中。[2-3]
EGFR的敏感突变主要发生在酪氨酸激酶的编码结构域(ATP结合的区域),集中于18-21外显子区域。其中,约38%的突变形式是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引起第858位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精氨酸(L858R);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约占32%,[4]其次为18号外显子的点突变和20号外显子的插入突变。而EGFR的突变,增强了该结构域与ATP的亲和力,异常活化了下游的信号通路,促进了细胞的生存。小分子靶向药物EGFR-TKI能够选择性的结合细胞内的酪氨酸激酶区域,从而阻断ATP与该区域的结合,抑制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进而抑制EGFR信号通路向下游的传导。而由于EGFR基因突变后可以增强与ATP的亲和力,进而重构的受体对EGFR-TKI的敏感性也随之增高,故EGFR-TKI对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现阶段,在我国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是第一代的EGFI-T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至于在NCCN 2017年第4版非小细胞肺癌指南中提及的对部分EGFI-TKI继发耐药有效的第三代EGFI-TKI奥希替尼在中国尚未上市。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将对一例使用EGFI-TKI治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药学监护要点和其中值得探究之处进行讨论和延伸。
在EGFR-TKI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有别于传统化疗的不良反应。其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毒性,主要有痤疮样皮疹、皮肤干燥、瘙痒、色素沉着、甲沟炎、光敏反应等。其次为腹泻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和肝功能异常以及间质性肺炎。[5-7]对于这些不良反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以及如何减少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是药学监护的关注点之一。同时,患者在采取靶向治疗之前,若接受含铂双药的一线化疗方案,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比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需要进行及时的关注和应对,以免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晚期肺癌患者,由于出现远处转移,癌肿过大侵犯邻近组织等,患者会出现难以忍受的持续性疼痛。对于未使用过阿片类药物,已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甚至已经产生阿片类药物耐受的不同情况,该选择何种镇痛方式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也是值得关注之处。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