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亲性小分子前药TPP-Que自组装成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文献综述

 2023-01-09 17:53:52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研究背景

1.天然抗肿瘤药物槲皮素的概述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化学合成抗癌药虽有一席之地,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它的毒副作用,天然药物抗癌有效成分的发现,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天地。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着丰富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槲皮素,又名栎精、槲皮黄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天然黄酮醇类化合物,化学名为 3,5,7,3′,4′-五羟基黄酮,广泛分布于蔬菜、水果、饮料及100多种中草药之中,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血脂、抗炎、抗过敏、抗血小板聚集、抗糖尿病并发症等多种药理作用。1971年,NCI首次发现槲皮素对P388白血病有抑制作用,近年来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槲皮素能显著抑制白血病、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癌细胞的生长,其中以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效果最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槲皮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与线粒体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热休克蛋白的表达,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抑制突变型P53 基因的表达等,并对肿瘤的发生具有化学预防作用。

槲皮素具有恶性肿瘤化学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因其毒副作用低而成为研究热点。但其水溶性和脂溶性均很差,使得其生物利用度低,且给药途经受到了限制。槲皮素脂溶性的提高,有利于增强生物膜的透过性,相比传统的水溶性的槲皮素衍生物,更利于透过生物膜。

2.线粒体靶头三苯基磷

线粒体是一种绝大多数真核细胞中都存在的膜封闭的细胞器,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也是细胞命运的调控中心,参与细胞分化、细胞死亡,控制着细胞的周期和生长。由于其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的重要性,线粒体被认为是一种肿瘤靶向性药物运输的有效靶点。三苯基磷(Triphenylphosphonium ,TPP)是一种具有跨越线粒体膜并在线粒体内部积累功能的阳性小分子。TPP含有三个苯环结构,导致了高度疏水性及磷原子上正电荷在三个苯环集团上的电子离域效应。 这种分子表面的电荷分布已被报道可以降低TPP跨越脂质膜所需的能量。TPP由于强亲脂性和带有的稳定正电性,使其能够被线粒体内膜摄取,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将TPP阳离子配基作为线粒体靶头应用到线粒体靶向药物传递当中。

3.药物传递系统

通过化学键将线粒体靶头和药物或载药纳米粒连接,可以实现线粒体靶向药物传递。两亲性聚合物纳米粒属于纳米缔合胶体体系,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具有很高的内核载药容量和独特的体内分布特征。两亲性聚合物在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由于这种独特的化学结构,在水溶液中能形成具有内核一外壳结构的共聚物胶束,胶束形成的过程是自组装或自聚集,其疏水部分构成内核,亲水部分形成外壳。内核可以作为疏水性药物的储库,将药物包裹增溶在核心,降低毒副作用,外壳可对药物起保护作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且达到缓释作用与影响药代动力学等过程,同时通过对胶束的表面修饰可以达到靶向作用。两亲性TPP-Que自聚集纳米粒能够较大程度地富集药物在肿瘤部位,发挥肿瘤靶向给药作用。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