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摘要:目的:探索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药学监护的相关内容,为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及临床相关知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模式的探讨,选择1例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监护流程,评价监护模式的可行性。结果:通过药师有效的药学监护,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机率,协助医护人员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结论:通过完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的工作.更好地发挥临床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有效改善病人预后情况,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药学监护模式;临床药师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状动脉内继发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PC)是药学人员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监护,以达到明确的治疗目的,同时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在许多国家已经明确药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药学监护工作。药物咨询和患者用药教育作为药学监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指导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药物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有关AMI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探究其分布特征,流行规律以及临床特点等情况,研究显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而且更趋近于年轻化,我国AMI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88岁,其中男性和女性平均年龄分别为60.83岁和68.76岁,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中之重。发病年龄逐渐提前及发病率提升,这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密切相关,其居高不下的病死率对社会带来的危害也同比增大。更重要的是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骤,冠状动脉闭塞后30分钟已有部分心肌开始坏死,2小时后绝大多数心肌呈凝固性坏死,48小时内病情最为严重,2~7天内易出现并发症,且并发症也十分严重,如心率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都拥有其极高的死亡率,应引起临床药师的高度重视,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的药学监护的探究及应用尤为重要。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疗的关键是再灌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重要手段,研究证实,早期静脉溶栓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可以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梗死范围,改善或维持心脏功能,有利于心肌重塑,改善预后。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所以其用药品种繁多且个体化要求较高。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虽然心内科医师有丰富的诊断治疗知识和经验,但对药物的PK、PD、DDI、ADR等知识相对欠缺,而药师的专业知识正好弥补这一不足。临床药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药学监护,能够科学、公正地评价药物,及时地向医师提供药物的最新信息,参与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而本次毕业论文的重点是探究心肌梗死患者常用治疗药物,药学监护要点及出院教育等内容,从而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机率,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在未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在心肌发生梗死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先兆症状,这也需要我们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需要监护的一点,50%-81.2%的患者在病前数日有先兆表现,如新近出现的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原有疼痛性质发生发生改变(恶化型心绞痛),疼痛伴恶心,呕吐,心动过缓或明显的ST-T改变等。对于这些改变若能及时处理,可避免部分患者免于心肌梗死。对于已梗死患者的监护要点如下:
1.PCI术后监护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尽快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恢复缺血心肌的再灌注。其方法包括静脉溶栓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目前在我院病区主要使用PCI溶栓,故本文主要探讨PCI术后的监护。术后部分患者可能有低血压的表现,因为术前禁食,术后因疼痛进食不方便等因素,导致常有低血容量表现,故药师要予以这部分人一定的监护,鼓励患者进食,同时可以适当考虑补液,另外这时需要考量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虽然其有抗缺血和减少梗死面积,但是其也能扩张血管,使血压更低,故使用时药师应该权衡利弊。
另外需要注意的患者PCI术后可能引起肾功能不全,常为一过性的,但也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故也需药师对其药学监护。患者肌酐常在术后3-5天达高峰并持续1-2周,最常见的原因是造影剂引起肾功能损伤,因此PCI术后有必要常规动态监测血清肌酐,当伴有尿少时,应寻找原因并对症处理,如术中失血,前列腺肥大,术前、术后进食补液少等。伴有心功能不全时可予速尿、多巴胺等以增加肾血流及利尿的作用。当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时,这时是需要药师对患者用药剂量进行调整的,因为水溶性药物和药物的代谢产物清除率在肾功能不全时降低,如按常规用药会导致血药浓度过高,必须根据药物清除率下降的程度进行剂量个体化处理,尤其对于治疗窗较窄的药物更为重要。在肾功能不全时,药物清除率下降了多少?是否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要作哪些改变?这些都是临床药师最需要考量的内容,这也是临床药师意义所在。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