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形药物在受限体系AAO中的物理稳定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27 10:35:00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1. 课题背景

随着技术发展,更多化合物被发现,更多技术被运用,药物结构趋于复杂,药物溶解度越来越低。截至1998年,约有40%上市制剂为难溶性药物;截止2002年,60%的候选化合物面临溶解度的问题。[1]由此引出了药剂学经典问题——增溶。自从1976年Yamamoto, Keiji等人第一次报道无定型苯妥英的增溶作用,无定型就因增溶效果理想而在工业界广泛运用。[2]

药物处于无定型态时,由于结构长程高度无序,能量较高。并且具有高度分散性,口服经崩解后,分散速度快,这也增加了溶出表面积。[3]这两点因素共同提高了无定型药物的溶解度。

Nilsson等人报道过无定型马来海松酸的致敏性比晶态高[4]。但其只是一种工业原料,无定型药物并未报道过毒性。相较于手性药物,无定型药物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常见的无定型药物见表1。

表1. 常见的无定型药物[3]

但无定型药物并非没有缺点,最常见的问题是稳定性。罗替戈丁(Rotigotine)贴剂由于在制剂设计时未考虑到稳定性问题(图1),导致在2008年被迫召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不便。[5]

图1. 无定型罗替戈丁贴剂的不稳定性[5]

尼美舒利和对乙酰氨基酚两者都是常用的COX-2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消炎。最近也有报道吲哚美辛和对乙酰氨基酚在抗癌等方面上的作用[6, 7]。但是它们溶解度都偏低,分别为0.0182 mg/mL和14mg/mL,低溶解度降低了成药性并给制剂带来了困难。

如果单以动力学控制结晶的观点来看,为防止结晶应该放在Tg-50℃下储存[8, 9]。储存温度高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时,分子运动性会增加,无定型药物容易结晶。两个药物的Tg(对乙酰氨基酚21℃,尼美舒利20℃)[10, 11]都很低,暗示了其无定型的不稳定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