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其中以缺血性脑中风最为常见。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2008年我国卫生部公布的死因顺位中,脑卒中在城市中为第三位的致死原因,在农村中为第二位的致死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45岁以下成人发生的脑卒中,在西方国家及国内报道的比例分别为5%和13. 44%。
在脑卒中的分类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卒中病人总数的75 %,有更大的研究意义。
缺血性脑卒中又名脑梗塞/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极其复杂,通常是由于缺血和血液再灌注引起的复杂级联反应
的综合结果。缺血性中风包括5个相互联系的具体机制:(1)能量代谢障碍与梗死灶周围缺氧去极化(2)兴奋性氨基酸毒性(3)氧化应激损伤(4)炎症反应(5)神经细胞凋亡等。它们均由缺血引发,发生在不同时间点,彼此重叠并相互联系。大脑组织对局部缺血非常敏感,即使神经元的短时间缺血也会引发一系列的事件,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有多种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是目前脑卒中治疗采取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多年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的研究历尽波折起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不乏令人可喜的研究成果:如溶栓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等,但也有部分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如:神经保护药物NXY-059。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纤药物、抗凝药物和神经保护药物等。
经过不懈地努力,我国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的研究中己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有很多问题仍未解决。如溶栓“时间窗”扩展的应用范围、抗凝降纤治疗的药物选择和联合使用、神经保护药物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等。因此深入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将意义重大,制备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该疾病的重要实验途径之一。
一个好的脑卒中的动物模型必须具备:①能够控制缺血的时间、部位、程度;②与脑缺血或出血相关的因素如血压、血气、体温、血糖等可被密切监视或控制;③避免其他疾病和脑血管解剖差异性影响。脑卒中动物模型根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据文献报道,有以下动物模型:(1)线栓法脑缺血模型(2)开颅电凝法脑缺血模型 (3)光化学法脑缺血模型(4)微栓子栓塞法脑缺血模型(5)去除大鼠脑左侧皮层血管法
(6)自体血注入法脑出血模型(7)自发性脑出血模型(8)胶原酶注人法脑出血模型。各个动物模型各有优劣,在此不一一赘述。大部分中风(88%)是由脑中血管阻塞引起的,所以我们选择的是大脑中动脉梗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是目前最常用于缺血再灌脑损伤动物模型。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