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献综述
大肠埃希氏菌俗称大肠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其中可致肠道疾病的大肠杆菌,现在被分为六类,即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凝集性大肠杆菌(EAEC)、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以及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目前认为,出血性大肠杆菌主要包括 O157、O26 和 O111。其中大肠埃希菌O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主要血清型,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人类感染后会引起轻度腹泻、出血性肠炎(HC)、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和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病症,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自1982年于美国首次发生因O157:H7引起的食物中毒以来,O157:H7疫情逐渐扩散和蔓延,此后相继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德国等国也发生过感染事件。其中,1996年,日本发生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涉及上万人的大肠杆菌O157感染爆发流行,短短不到2周内共有11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于1997年4月28日至5月1日在日内瓦召开了预防和控制EHEC感染的专家会议,会上将大肠杆菌O157:H7病列为新的食源性疾病。我国1986年首次在徐州一位出血性肠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到0157:H7,后来在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福建、甘肃、新疆等十几个省内的食品、家禽、家畜和腹泄患者中检出该致病菌。O157:H7最低的感染剂量少于10个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健康家畜,特别是反刍动物(如牛、羊等),可以携带大肠杆菌 O157,但不致病。国内外均从牛羊等动物粪便中分离到该菌,而且在受到细菌污染的肉制品、蔬菜和水源中也可分离到该菌,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受污染的食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O157:H7感染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却缺少有效的防控与治疗手段。常规的防控手段有:①对牛等自然宿主进行免疫预防,降低其带菌状态;②对易感人群主动免疫,以预防其感染发病;③通过被动免疫,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 O157 感染;④加强食品安全检等。高效的防控手段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传统的检测细菌的生化方法由于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目前已经应用很少,而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实验室应用越来越普遍。目前已经建立的检测大肠杆菌0157:H7的免疫学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和免疫胶体金法,而由于其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快速、灵敏和准确性,近年来发展更为迅速,从单一 PCR到多重PCR,再到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PCR)。
目前,大肠杆菌0157:H7的致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已经公认的0157:H7的毒力因子包括:LEE毒力岛、前噬菌体上编码志贺样毒素的slt基因以及质粒p0157毒力大质粒上的hly、katP、espP和stcE等。基于已知独立因子的认识未能全面阐明O157:H7的致病机制,对毒力因子与宿主间相互作用方式的认识也不系统。而致病机理与其存在的毒力因子密切相关,要想更加透彻的了解其致病机理,必须从研究其毒力因子着手。
改善O157:H7感染防治能力薄弱的现状有赖于深入开展致病机制研究,探索O157:H7的致病规律、寻找潜在的治病要素,对提高防治O157:H7感染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探索O157:H7潜在的毒力因子,为回答O157:H7感染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二、采用的研究手段
1.建立O157:H7感染HeLa细胞的方法,考察O157:H7毒力。
2.通过提取O157:H7的RNA,分析毒力因子表达水平。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