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4年辽宁省3次典型干旱事件及对玉米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2024-08-12 20:45:00
摘要

干旱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干旱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辽宁省地处我国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干旱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对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构成严重威胁。

本研究利用2000-2014年辽宁省气象数据、土壤墒情数据、玉米产量数据等,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等方法,分析了该时期辽宁省三次典型干旱事件(2001年、2009年和2014年)的时空特征,评估了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辽宁省干旱呈现出频率增加、强度增强、范围扩大的趋势,其中2001年、2009年和2014年发生了三次典型干旱事件,对玉米产量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干旱;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玉米产量;辽宁省

第一章相关概念解释

本章将对论文中涉及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包括干旱、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以及玉米产量。


首先,干旱是指某一时间段内降水量明显低于常年同期水平,造成水资源短缺,影响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

干旱并非仅仅指降雨量少,还包括土壤水分亏缺、蒸散发量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其次,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是一种用于评估干旱程度的指标,它综合考虑了降水、气温和潜在蒸散量等因素,能够反映干旱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SPEI值越低,表示干旱程度越严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