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2022年2月5日22时13分,江苏铜山(东经117.03,北纬34.32)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不少村民反映震感明显,还有人在睡梦中被惊醒,这也是截至目前发生最近的一起地震。
地震是一种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不断积累能量,地壳快速释放能量造成地壳岩层快速错动破裂,引起地表震动或破坏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由于其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性,极易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
地震主要是通过引起建筑物损坏和生态环境剧烈变化导致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目前世界上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所以本文通过GIS空间分析和统计学研究大量的地震数据发现总结其发生的潜在规律,解释相关地震发生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可以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不同类型专题图及视频等材料,为继续深入研究做准备。
中国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属于地震多发国家,而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西北与河南接壤,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海岸线长1000多千米,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所以研究分析江苏省地震活动时空变化特征就显得非常重要,还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来为研究中国其他地区作参考。
近2000年来江苏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金鑫,唐艳芳,叶正伟,何燕萍,王昆婷,杨松)一文中已经对江苏地震时空分析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数据是史料记载的,受限于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这些数据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和错误,导致最后的研究结论与实际不符,除此之外目前还未有对江苏地区地震进行较全面的研究。
因此本次毕业设计选择了中国地震局公布的江苏省近13年精确的地震数据,然后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地震基础数据库中数据间的关系模式和发展趋势,并建立数学模型且利用可视化功能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
同时本次毕设将有效实现用户对空间信息的查询、检索、统计和计算要求,从而满足决策多维性的需求。
二、相关研究综述GIS是在计算机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 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和显示的技术系统,为空间分析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