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加氟中间体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文献综述

 2022-12-24 15:55:17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替加氟为无色晶体,易溶于热水、乙醇、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氯仿、甲醇、0.1N氢氧化钠;几乎不溶于乙醚、苯和正已烷。对热、光、湿较稳定。替加氟的化学名称为:[5-氟-1-(四氢-2-呋喃基)-2,4(1H,3H)嘧啶二酮]。

替加氟属于抗嘧啶类药物,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阻断脱氧嘧啶核苷酸转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从而干扰和阻断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替加氟是氟尿嘧啶的前药,但毒性仅为氟尿嘧啶的1/4-1/7,,化疗指数是氟尿嘧啶的两倍。主用于消化道癌,如胃癌,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我国是消化道肿瘤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的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癌超过100万例,而全球新发的消化道三大肿瘤约为每年269万例,中国的消化道肿瘤新发病例约占全球总数的40%。消化道肿瘤使我国承受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开发此类药物有着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替加氟中间体1被广泛用于合成该药,中间体1可能存在几个关键的工艺杂质和反应副产物,以及反应原料的残留。本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替加氟中间体有关物质的测定,实现对替加氟中间体杂质的控制,保证了替加氟中间体的质量可控。同时是确保替加氟相关杂质低和产品纯度高的必要前提,对于替加氟原料药合成和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图 1 替加氟结构式

二、文献综述

2.1替加氟的临床应用

1957年,Heidelberger等首次设计并发现将尿嘧啶的第5位氢原子以大小相近的氟原子取代后所得到的氟化物不仅体积与原化合物相似,而且形成的C—F键非常稳定,在代谢过程中不易分解,能在分子水平上干扰正常代谢。自此,抗代谢类肿瘤药物5-FU问世,并迅速在临床成功应用,拉开了抗代谢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的序幕。5-FU在临床上发挥了重要的抗肿瘤作用,但因其自身药代动力学存在诸多缺点,限制了5-FU的进一步临床应用。

1968年前苏联学者合成替加氟,为第2代氟尿嘧啶衍生物的经典代表。是5-FU的无活性前体,需要肝药酶代谢及细胞色素P450系统降解,转化为5-FU,最终发挥抗肿瘤作用。替加氟脂溶性高,可口服应用,胃肠吸收迅速,半衰期较5-FU长,药效维持超过12h。替加氟化疗指数为5-FU的2倍,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5-FU的1/7~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