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素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11 21:35:05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难以逆转或不可逆转,并带有致盲性的眼病,在全球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病因,而且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的首要原因。随着对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使得我们对于青光眼的确切定义变得越来越困难。至今为止,国际上对于青光眼的定义都没能给出一个完善统一的定义。眼压水平和视神经损害是青光眼的两大主题,由最初的眼压升高作为青光眼的定义慢慢被认可是以视神经来定义青光眼。根据目前反应病理生理学的定义,可将青光眼定义为眼压水平与视神经等眼组织的耐压能力失衡并由此引起以特征性视神经损害为代表的一组眼病。青光眼的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而提高青光眼的治疗水平是降低青光眼致盲的关键。目前,青光眼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对于青光眼,尤其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尤为重要。

临床上将常见的青光眼分为三个类别;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可分为:闭角性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可能与其地域,种族,生活牙惯等各方面都有关系。根据青光眼治疗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化学结构的不同,临床常用降眼压药物可分以下几大类:拟胆碱药物,ɑ—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beta;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衍生物,降眼压用复发制,碳酸酐酶抑制剂。

多佐胺(Dorzolamide)属于碳酸酐酶抑制剂,是一种抗青光眼外用眼药水。碳酸配酶抑制剂是磺胺类派生物,通过降低碳酸酐酶活性达到降低眼内压的治疗目的。常用的药物有醋甲唑胺片、乙酰唑胺片等,但此类药物容易产生全身不良反应,不宜长期使用,可在术前短期使用。近年来,局部应用的碳酸酐酶抑制剂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如多佐胺、布林佐胺,具有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的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997年,美国FDA批准第一个局部应用的碳酸酐酶抑制剂多佐胺,其通过减少睫状体内碳酸氢盐的生成,同时抑制房水的产生从而达到降低眼内压疗效,广泛适用于高眼压症、开角型青光眼等,尤其对于不能耐受口受体阻滞剂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次年由美国FDA批准发布第二个局部应用的碳酸酐酶抑制剂布林佐胺(brinzolamide),但由于其容易引起短暂性视力模糊且口感较苦等缺点,临床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多佐胺别名杜塞酰胺,(2R,4R)-2-乙基氨基-4-甲基-5,5-二氧代-5,7-二硫杂双环[4.3.0]壬-8,10-二烯-8-磺酞胺,它能有效抑制碳酸氢根离子与钠离子的结合、抑制睫状体内碳酸氢盐的形成,从而有效降低眼内压的增高。1970年,默克医疗团队和佛罗里达大学等发现该化合物具有局部活性的碳酸酐酶抑制活性;1994年经FDA批准在北美上市,2000进入中国市场。多佐胺盐酸盐是用于降低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症增高的常用药,多佐胺与噻吗洛尔联合销售的商品名称为Cosopt。多佐胺是第一个全身性投药改为滴眼药的新药,对眼睫状突中CAⅡ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易为病人接受,是高眼压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假表皮脱落性青光眼治疗的辅助药物。对beta;受体阻滞剂无效或禁忌者可单独使用,或当一线治疗药物例如beta;受体阻滞剂无法达到充分的降眼压作用时,联合使用局部CAⅡ可增强疗效。多佐胺不会引起碳酸酐酶抑制剂长期使用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能被很好耐受,是碳酸酐酶抑制剂的有效替代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短暂性苦味感、灼热和眼部刺痛,另有视觉模糊、眼瘙痒、流泪、头痛、恶心、睑炎和全身乏力或疲倦。

传统的的多佐胺合成路线为Merck KGaA公司合成路线。1993年,默克公司的Thomas J.Blacklock等人首次公开了该中间体的合成路线。由于多佐胺最初的合成工艺是采用US4797413的合成路线,即先将4位的酮羰基还原为羟基,而后再将2位进行磺酰胺修饰。因此本节仅对文献中6-甲基-4-氧-噻嗯并[2,3-b]噻喃的合成路线进行汇总。

以2-溴噻吩为起始原料,经过格氏反应和巴豆酸缩合制得3-(2-噻吩巯基)丁酸;在氯化亚砜和四氯化硒催化下环合制得6-甲基-4-氧-噻嗯并 [2, 3-b]噻喃;再用氯磺酸和氯化亚砜进行氯磺化、氨水氨解制得6-甲基-4-氧-噻嗯并 [2, 3-b] 噻喃-2-磺酰胺。

1.反应流程

I.(3S)-3-(2-噻吩巯基)丁酸甲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