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紫茉莉化学成分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08 17:01:29

一、课题研究背景:

藏药主要使用于青海,西藏,新疆等藏族人民聚居地,在2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其特有的医药风格[1],具有民族特色的同时也拥有较为完善的医药体系,是藏族居民在与疾病斗争中思想与智慧的结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其中的特色药物进行研究工作将有助于推动民族医药的发展,实现振兴传统医药的伟大目标。

喜马拉雅紫茉莉为我国传统藏药,来源于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紫茉莉属(Mirabilis)植物喜马拉雅紫茉莉(Mirabilis himalaica (Edgew) Heim)的干燥根,其形如茉莉,色泽紫红,主产于喜马拉雅山等高海拔一带[2],故得此名。常以根入药,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3]。传统藏医学认为喜马拉雅紫茉莉为五根药之上品,对肾病[4],黄水病,关节、下腹疼痛以及膀胱结石[5]等病症具有出色疗效,亦有生肌的作用。临床应用可作为二十五味鬼臼丸,热巴罗布膏等剂型的主要原料之一,与其他药物配伍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

喜马拉雅紫茉莉主要生长于海拔700米至3300米的山坡路旁或草丛中,特殊的生长环境使得其野生资源总量相对匮乏。研究报道称其在抗炎抗肿瘤方面有潜在作用,但目前对于喜马拉雅紫茉莉的单体化学成分的认知大部分停留在极性偏小部分,对于药效成分的了解尚不充分,仍有待研究学者做进一步分析。鉴于传统藏药的独特性以及其对肿瘤方面的潜在抗性,对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研究开展是十分必要且及时的。

调研文献后发现,目前有关喜马拉雅紫茉莉的研究报道在国内外均十分有限[6],对其有效化学成分以及活性的了解并不全面。有研究表明该植物中含有木质素类,黄酮,三萜,甾体,神经酰胺的苷类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酯等。目前分离鉴定的物质大多数为黄酮类,至今已经分离鉴定了2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而其中又以具有杀虫功效的鱼藤酮类为代表性化合物[7]。随着研究不断开展,张国林等[8]于实验中分离到了新的阿魏酸胺:紫茉莉酰胺;腺苷,色氨酸也于实验中得以提取分离[9],王琳等[10]的文章证实了葫芦巴碱的存在,因此其存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11],邹妍琳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12]首次分离出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以及一系列氨基酸、苯甲酸、苯丙酸衍生物和糖苷,多达12种。

药理活性方面,目前喜马拉雅紫茉莉最主要药理作用为温肾利尿,治疗尿路感染[13]。对于其中不同单体的药理活性亦有不同研究学者进行实验研究。邹妍琳[6]等证明了喜马拉雅紫茉莉的乙醇提取物对于肿瘤细胞株A549,HCT-6具有较强的生长抑制的作用,揭示了其在抗肿瘤方面的潜在能力。莫正纪等[14]证明了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具有抗生育活性。含量较高的鱼藤酮类化合物同时具有具有抗炎[15],抗癌,抗病毒,抗氧化等作用。

在相关文献报道较少的前提下,通过深入研究,能使我们对其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对进一步探索活性成分,开发药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文献调研与实验开展,掌握所研究对象喜马拉雅紫茉莉含有的主要化学单体成分。利用现代波谱分析技术对其提取部分的不同单体进行分析分离以及结构鉴定,在此过程中掌握各项光谱,色谱仪器的操作使用,理清实验操作流程并规范相应操作步骤,为后续抗炎抗肿瘤活性检测做铺垫工作。

三、课题研究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