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戟醋制前后的毒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03 19:19:34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拟研究或解决的问题、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

京大戟醋制前后的毒性研究

  1. 概述

京大戟,又名下马仙、大戟、龙虎草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列为下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为大戟科植物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的干燥根,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症[1][2]。生大戟味苦性寒、有毒,泻下力猛,多外用。醋制后能降低毒性,缓和峻泻作用。临床应用一般需经净制、切制或醋制后入药,并且2010年版中国药典在饮片“炮制”项下收载“醋京大戟”。京大戟毒性成分及药效成分尚不清楚,不能说明其炮制降毒的机理,亦不能建立科学、可行的质量标准。

  1. 研究的问题

本次实验从毒性方面对京大戟和醋京大戟粉末、水提物和醇提物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其醋制前后毒性作用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京大戟减毒机制、建立饮片质量标准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手段

通过醋煮法对京大戟进行炮制得到醋制品,采用对京大戟生品和醋制品的粉末、水提物、醇提物分别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的方法,从而比较京大戟醋制前后的毒性变化。

  1. 文献综述
  2. 京大戟的生药学特征

目前,市场上的大戟品种很多,如京大戟、红大戟、草大戟等,临床用药也会出现混淆。为了更好地鉴别京大戟,2010版药典中收载了京大戟的性状和粉末特征[2][2]:【性状】本品干燥根呈不整齐的长圆锥形,略弯曲,常有分枝,长10~20cm,直径 1.5~4cm。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皱纹、横向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顶端略膨大,有多数茎基及芽痕。质坚硬, 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纤维性,气微,味微苦涩。【粉末】本品粉末淡黄色。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3~15mu;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簇晶直径19~40mu;m。具缘纹孔导管和网纹导管较多见,直径26~50mu;m。纤维单个或成束,壁较厚,非木化。无节乳管多碎断,内含黄色细颗粒状乳汁。

  1. 京大戟的炮制研究

2.1古代炮制方法

葛秀允等[3]对京大戟的炮制历史进行了归纳:《神农本草经》中未记载京大戟的炮制方法,首次提出是在刘宋时期的《雷公炮炙论》中,此后各医药书籍中出现了京大戟的诸多炮制方法,主要有去皮、捣;炒制,煨制,蒸制,煮制等;辅料制法有米泔水制,酒制,醋制,盐制,浆水制,生姜汁制等。

2.2现代炮制方法

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有京大戟、醋京大戟,京大戟为“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醋京大戟为“取净京大戟,照醋煮法煮至醋吸尽”。《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中醋京大戟有煮制和炒制两种炮制方法。《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中还收载有面煨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