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一)课题研究的现状
编导:编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编导指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和它同类专业如戏剧影视文学、导演专业等等专业及其从业者。广义上的编导指的是在影视传媒类行业中掌握视听语言等专业技术对其本职工作进行创作和编排的人。
编导主要工作:撰写剧本
剧作是一剧之本,而剧作的核心是故事结构罗伯特·麦基这样给结构下了定义:“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方式和叙事框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导演风格和主题思想表达最有力的手段我们对故事结构进行微观透视,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链条:节拍一场景一序列一幕一故事。节拍是剧本中最小的结构分,是动作与反应中的一种行为交流节拍之间具有明显区别的行为,一个又一个的节拍构筑了场景的转化。场景指某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一段动作。一系列活动能否写成场景关键在于时空的统一整体。一系列场景则构成序列,传达具有决定意义的变化般为二到五个,每个的冲击力递增,最后达到顶峰。幕是一系列序列的组合,以个高潮场景为其顶点,导致价值的重大转折,比序列更为强劲。一系列幕则构最大的结构:故事。故事渐次发展成为一个最后的故事高潮,从而引发出绝对可逆转的变化。
《回家》(一)太阳渐渐落山,城市里的灯光逐渐亮起。商店门牌的霓虹灯、车灯、昏黄的路灯,照着这个城市格外明亮。然而在一盏昏黄的路灯下,有一个衣着简朴的老妇人,佝偻着腰在行走着。她的朴素与年迈,和这座五颜六色、充满活力的城市格格不入。只见她手里拎着一只杀好的鸡,缓步走向一栋高层小区。极其艰难的趴到了三楼,终于抵达家门口。气还未喘匀,她便急冲冲的拿出钥匙准备开门进屋。然而就在钥匙插进门锁的刹那,她怔住了,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屋里传来了一阵争吵声,让老妇人呆呆的立在门口。她在等,等屋里的争吵平息。屋里的人是老妇人的儿子和儿媳,二人正吵的面红耳赤。原来,他们正在为要不要送老妇人去养老院而争吵。在老妇人回来前,他们已经有一番谈话。儿子手拿着遥控器,正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已经在单位劳累一天的他,点燃了一根烟解解乏。妻子正在厨房刷着碗,显然刚吃完饭。在水池旁刷着碗的妻子突然转过身(如果找不到厨房正对着客厅的房子,这里可以改成妻子正在擦桌子,然后和丈夫说话),表情很平静,语气还算轻快地问丈夫:“哎,我前几天和你说的把咱妈送去养老院的事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听到这话的丈夫,没出声,默默关掉电视,猛吸了几口烟。此刻,烟雾在空中弥漫,水龙头的水声听的格外清晰。透过烟雾,丈夫隐约看到了妻子生气到变形的脸。即使妻子面目已经如此可怕,丈夫在沉默几秒之后并未屈服,还是开口了。他说道:“要不,我们还是把咱妈留在身边吧,她需要人······”话还未说完,妻子的咆哮声已经响彻了整个屋子。“留?怎么留?我们的生活还不够乱吗?”丈夫站起身来,和妻子展开了争论。“乱,哪里乱,我看我们的生活挺好的。”“好?早上起来牙刷被放在马桶里,中午吃饭桌上的菜被她放在口袋里,换洗的衣服被放在了锅里煮,还有那么多荒唐事,你告诉我这样的生活哪里好?”“就是因为她做了这么多荒唐事,才说明我妈需要我们照顾”“我们照顾?是我照顾,没有你!”“她是咱妈,你就应该照顾”“她是你妈,不是我妈”“你什么意思?”“我告诉你,我受够了这种帮她擦屁股的日子。凭什么我下班回家还需要帮她收拾烂摊子。”“我把话撂这,不是她走就是我走,你自己看着办!”说完,妻子把碗扔在水池里,转身就走。屋子里就剩碗与碗的碰撞声,和站着的丈夫。争吵平息了,这时母亲开门进来,看了一眼儿子,便低下了头,像个犯错的孩子。儿子叹了口气,径直往房间走去,即将走到房间门口,停住了,背对着母亲,挤出了一句“早点睡觉”,说完便关掉了灯,漆黑的房间里剩下母亲一人。晚上,躺在床上的丈夫辗转难眠,脑子里既浮现出母亲和自己的快乐时光,也闪过母亲让自己的生活狼狈的场景。(前面妻子讲的尴尬事)想着想着,他昏昏的睡去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母亲端着两碗黑乎乎的东西站在儿子和儿媳的床前。母亲想将其中一碗递给儿媳,却被儿媳无视,儿媳起身径直去了厨房。儿子接过母亲的碗,闻了闻,嘴里嘀咕着“这是什么啊,酱油吗?怎么里面还有鸡腿?”就在儿媳疑惑时,厨房传来了妻子的尖叫,儿子赶忙起身前去查看,母亲也跟着来了。儿媳怒气冲冲的指着锅和儿子说:“这都是你妈干的好事!把一只生鸡泡在酱油里!再看看电饭锅里的米粥,也都倒满了酱油!你问问她,她到底想干嘛!”儿子也气了,不悦的看着母亲。母亲艰难的说道:“鸡汤,给你们。”儿子愣住了,没说话,默默借过母亲还拿在手里的两碗“鸡汤”,准备放到厨房。一旁的妻子怒骂道:“什么狗屁鸡汤!赶紧给我把她送走!”说完便把两碗鸡汤打翻了。看着愤怒的妻子,看着无助的母亲,看着一地的碎瓷片(突出亲情的破碎),儿子明白妻子容不下母亲,母亲该走了。他拉着母亲,走向了房间,缓缓打开了衣柜的门,衣柜里的衣服杂乱不堪······(二)养老院大门口,儿子拎着一只行李箱,母亲紧跟在他的身后。儿子找到办理入住的地方,和工作人员就费用和条件展开了询问。护理费800,普通尿片费用400,好一点的600,伙食费500,单间房400,双人房200······面对这些价格,儿子不时面露窘色,但最终在一番交涉都选择了较便宜的。(此处的扯皮具体拍摄时可以扩充)办理好手续已是黄昏,儿子也回家了。走到养老院大门口,他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一口气。他看了一眼手表,知道时间不早了,快步往家走去。即将出大门时,儿子停下了脚步,他转身看着远处的敬老院楼,心里不是滋味。对母亲的挂念,对妻子的妥协,让他心里充满了矛盾。这种矛盾左右着他的身体,他似转非转,似留非留。在不远处,有个人影和他一样矛盾。昏暗的灯光下,她立在那里,形单影只,怔怔的远望着这个男人离去的背影,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男人的每一次纠结,都能让她的嘴角上扬。然而最后男人的背影消逝在茫茫夜色,让她拉黑了屋里的灯,也拉灭了心里的希望。(后期可以做情绪剪辑)(三)送走母亲后,儿子的生活似乎顺了不少。妻子不再和他吵架,而是做好饭菜笑眯眯的的等他回来,早上也会为他做好早饭。家里的东西不再乱,永远干干净净,也很容易找到。他偶尔也会和妻子出去散步,和朋友出去玩打篮球;他独自一个人去看过黄昏,熬夜看过激动人心的球赛。(此处想描绘的是一幕幕和谐的生活场景)但这样的生活持续没多久,就在某一天夜里,被一个电话打扰了。寂静的房间,儿子和妻子正在熟睡。突然,一道亮光在漆黑的房间撕开了一道口子,紧接着是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昏睡的儿子迷迷糊糊的摸向手机,有气无力的回复对方一句“喂”。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是“您好,是张先生吗?您的母亲在我们敬老院失踪了,我们已经找了好几个小时,还是没有找到。我们希望您过来一下,一起加入寻找。”挂完电话,儿子从床上弹坐起来,边急忙忙的穿衣服、穿鞋,边推搡着身边的妻子,告诉妻子“咱妈失踪了”。熟睡的妻子只是嘟囔了几声,侧过身继续睡。无奈的丈夫顾不得妻子,穿好衣服选择楼梯飞奔下楼。寂静的楼道,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赶到养老院,接待室里灯火通明。等待着儿子的是上次向他介绍费用的人和两个服务人员。其中一人向儿子解释道:“你的母亲在养老院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每天都在服务人员的帮助下按时吃饭睡觉。只是她不参加活动,有事没事的就会站在窗口看着远处。今天晚上吃完饭一如往常的站在窗户边远眺,我们的服务人员也见怪不怪,关上门离开没有去打扰她。可今晚查房得时候发现她不见了,找遍房间也没有找到她。”儿子长叹了一口气,很清楚母亲为什么远眺。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问道工作人员养老院的大门夜晚是不是关着的,工作人员回答是。一群人确认了母亲肯定还在养老院,便开始分头寻找。有的人找房间,有的人找院子,有的人找花丛,手机的灯光发出的光柱一闪一闪,夹杂着时而妈、时而大娘的呼叫声。不一会儿子找到了大门口,他用手机在四周照着,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就在他即将离开的时候,门旁的花丛里传来树枝掰折的声音。儿子有点害怕,蹑手蹑脚的走过去,走到一半他恍然大悟,母亲!是母亲!他冲过去确认,果然是母亲!他一把抱着母亲,连声问道“妈你怎么在这啊,你怎么在这?”找到了母亲,儿子把母亲送回房间。把母亲伺候上床,他坐在母亲的床边,和母亲道别。母亲没有说话,缓缓地闭上眼睛。他以为母亲睡了,起身给母亲整理了被子,倒了杯热水。做完这一切,他准备离开,走到门口,他说道:妈,我回家了。而床上的妈妈,没有睁眼,一旁的热水升腾着热气,她的眼角流下了冰凉的眼泪。门口的儿子,关上了门、关掉了灯,一切又隐入茫茫夜色。(四)屋外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直直的照了进来。照在儿子的脸上,照在被子上。他正慵懒的睡着。昨晚的事把他折腾的够呛,回到家他倒头边睡。但这一美觉没有持续太久,一阵电话铃声再次把他吵醒。看来电显示,又是养老院的打来的。电话那头不由分说的让他再次过去,他的母亲又失踪了。来到养老院的他以为母亲还会躲在大门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日头临近黄昏,他把养老院找了个底朝天,还是没能发现母亲。工作人员告诉他,白天养老院大门是开着的,他的母亲应该离开养老院了。担心、内疚的情绪笼罩着他,他颓然的蹲在墙角,思索着母亲可能去的地方。大门、大门、大门,母亲肯定想回家。可是自己刚从家里出来,一路上没有遇见母亲呀!忽然他想起来一个地方,狼山!他一路飞奔过去,脑子里不停的想起母亲经常给他讲的故事:儿子养不起年迈的母亲,决定把她背上山丢下去。傍晚,儿子说要背母亲上山走走,母亲吃力地爬上他的背。 他一路都在想爬高点再丢下她,当看到母亲在他背上偷偷往路上洒豆子,他很生气地问:“你洒豆子干什么?”结果母亲的回答让他泪流满面:“傻儿子,我怕你等会儿一个人下山会迷路。”跑到山脚,他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背影。她像山一样站在那里,抬头出神的看着山顶。儿子走上前去,轻声喊到:妈,妈 ,你在这里干什么。母亲两眼无神的说道:我在等我儿子接我回家。说完母亲往山上走去,儿子赶忙拉住她。一声声的喊着妈,又狠狠地给了自己一耳光!他擦干眼泪,拉着母亲的手,“妈,我们回家。”夕阳西下,他拉着母亲,表情凝重,眼神坚定,领着母亲大步往前走。母亲跟在他的后头,一声不吭,静静地看着他。山里传来阵阵鸟叫,夕阳的余晖让山看起来都暖暖的。好一派祥和的景象。地点:养老院、小区房间、山脚人物:妈妈、儿子、妻子、工作人员、服务人员两人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当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是许多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农名工问题、房价问题、社会道德滑坡问题。作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我们关注到这些社会问题,并试图反映其中某一问题。本组成员以亲情为主题,试图用镜头来向社会展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唤醒大众对于亲情的重视。
(三)参考文献1.邵清风,李骏,俞洁,彭骄雪,视听语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2.孟群,电视节目制作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罗伊·汤普森,克里斯托弗·J·鲍恩,镜头的语法[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4.Gael Chandler,电影剪辑:电影人和影迷必须了解的大师剪辑技巧(图文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5.张福起,房伟,影视作品分析[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6.张福起,影视高考基本文体创作[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7.论纪录片创作中编导的现场控制[J]. 徐艺萌. 传媒论坛. 2018(11)8.浅谈纪录片创作中的现场控制[J]. 尹力平. 记者摇篮. 2017(12)9.在“碰撞”和“胶着”中升值——谈纪录片创作中的对立统一规律[J]. 李德普,严林祥. 当代电视. 2001(15)10.大学生纪录片创作研究[J]. 金俊荣. 青年记者. 2018(11)11.纪录片创作中编导意图的实现[J]. 柳堤. 声屏世界. 2010(12)12.论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主体作用[J]. 孙效宇. 现代视听. 2010(04)13.人物与故事情节在人物纪录片中的重要性[J]. 孙兵华. 电视指南. 2018(10)14.浅谈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创作之异同[J]. 柯国兆.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9)15.分析纪录片创作的要点[J]. 黄晋川. 新闻研究导刊. 2015(06)纪录片创作中的伦理意识[J]. 陈文耀. 赤子(上中旬). 2015(07)
资料编号:[67577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