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某国企轻体力劳动者的骨密度现状及其与运动习惯的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

 2023-09-04 09:07:00

轻体力劳动者的骨密度现状与运动习惯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机器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轻体力劳动者的比重上升,与此相对的,轻体力劳动者所面临的健康风险也在逐年加大。相关研究表明,轻体力劳动者的文化素养一般较高,工作稳定,生活较有规律,他们中多数人又非常重视体育, 理应有更多的人参加体育锻炼, 然而, 沉重的工作负担使他们很少有时间去锻炼身体。因而, 这类人员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率较低。轻体力劳动者的不运动率明显高于中、重体力劳动者,其运动时造成运动损伤(如骨折等)的风险也更大,由于缺少运动,轻体力工作者骨质疏松发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笔者从轻体力劳动者骨密度现状、运动现状以及各国健康预防措施三个维度出发,对中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并为企业及个人开展相关健康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轻体力劳动者;骨密度;运动习惯;职业人群

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发布信息,全球有近14亿成年人(约27.5%)缺乏运动,缺乏身体活动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已造成6%的死亡,仅次于高血压和烟草使用等。Hallal PC等学者研究了122个国家人群的运动情况,其中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未达到公共卫生准则建议的体育锻炼水平,来自高收入国家的趋势数据表明,在职成年人的体育活动正在减少[1]。另有研究者收集了来自168个国家358项调查的数据,其中包括190万参与者,该研究显示,2016年,全球因体育活动不足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27.5%。高收入国家因缺乏运动导致的的人群患病率(36.8%)是低收入国家(16.2%)的两倍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收入国家的人群活动量不足有所增加[2]。据我国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国健身活动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城乡居民比例为33.9%,其中20-69岁居民的定期体育锻炼比例仅为14.7%。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发布的数据:在中国,经常锻炼的成年人只有18.7%,比例相对较低。这些数据显示,在职年龄的成年人运动时间不足是一个常见现象。

1职业人群骨密度现状及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危害是引起骨骼或关节疼痛,导致骨折风险、病残率增加,生活质量下降。骨质疏松一般由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来评价[3]。职业人群是指处于20至59岁年龄段,以劳动作为谋生手段的人群,包括轻体力劳动、中等体力劳动及重体力劳动人群。其中轻体力劳动者指职业人群中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人群,包括白领、办公室职员等脑力劳动者,该类人群的工作模式多以长时间静坐为主[4]。刘江花将脑力劳动者定义为从事以脑力消耗为主的工作, 依靠知识、信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人,如作家、中高层管理者、科学研究人员、文艺工作者等。该类劳动者所做的大部分工作无法按照固有模式或是规定来完成, 他们要利用信息创造知识, 进行创新, 创造性是他们工作的特点[5]

李冬英通过对3316例济南市轻体力劳动者骨密度的测量, 发现济南市轻体力劳动者的骨强度指数呈下降趋势, 骨质疏松发生率有年轻化的趋势[6]。刘燕对北京某高校以坐位高强度脑力劳动为主的教授(实验组)和普通对照组进行骨密度测定,发现高校教授由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平时又很少参加体育运动,骨质疏松发病率远高于一般人[7]。李晓娟随机测量了陕西省500名轻体力劳动者的全身骨密度,发现运动和体力劳动少会加速钙在体内的排泄,从而导致全身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8]。冼景霞、许文学的研究显示,公务员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逐渐增加, 尤其是女性在50岁以后、男性在60岁以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大幅上升, 且女性上升幅度较男性剧烈, 男性由44%升至57%, 而女性由22%升至67%[9]。王合明的研究也提示了类似结果,长期坐办公室的职业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研究者测量了8345例各年龄组的骨密度, 其中测得骨质疏松 (包括骨质缺乏症和骨质疏松症)3080例, 比例为37%[10]。廖立宏对吉林省公务员的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男性公务员有近10%的人群存在骨质疏松, 33.5%的人群骨密度处于骨质少孔的状态, 骨密度正常的人群不足60%,女性公务员有3.5%的人群存在骨质疏松, 18.6%的人群处于骨质少孔的状态[11]。总体来看,公务员、教授、长期坐办公室的职业人群等作为轻体力劳动者的代表,骨密度流失情况严重,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Anna Kopiczko的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职业男性和超过四分之一的职业女性存在骨密度缺陷,且研究者发现骨密度与体力活动显著相关[12]。Alescaron; Gaacute;ba和Heli T Viljakainen的研究与该结论类似[13][14]。尽管国内外职业人群的骨密度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比一般人群拥有更高的骨质疏松患病率。且无论国内外,少体力活动和久坐室内都是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多位学者提出,加强锻炼、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发生。

2职业人群运动习惯现状

目前对运动习惯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王红,王东桥,孙鲁在研究中认为,从生理角度出发,运动习惯是人们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多次重复、反复练习而逐渐形成的“固化的运动行为方式”或“稳固的条件反射”[15]。吕德全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提出运动习惯是在反复运动锻炼中形成的,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自觉、稳定的“行为倾向”或“心理定势”[16]。尹博从行为学角度出发,提出运动习惯是在后天的锻炼行为中形成的自觉、稳定的行为模式[17]。综上,可以概括运动习惯的特点如下:(1)运动习惯并非先天获得,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的运动获得的;(2)运动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具有相当的稳固性,一但形成很难改变,但这种稳定性也并非绝对的;(3)运动习惯具有自动性,一旦形成稳定的运动习惯,不需要刻意的坚持便会自主参与运动;(4)运动习惯具有经常性,需要长期的、经常的运动锻炼才能形成稳定的运动习惯[18]。尽管不同学者对运动习惯定义不同,但一致认为良好的运动习惯有益于运动兴趣的培养,促进身体健康;运动不足、过度运动、不科学运动等不良的运动习惯会造成运动风险,增加机体负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