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影产业资本运作新模式研究
——以面向个人的电影股权转让融资模式为例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 献 综 述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分支,在国民经济以及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愈发明显。我国由于电影产业化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以及电影行业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等因素的制约,电影产业资本运作受到较多规制,同时也处在相对初期的发展阶段。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我国电影业的发展长期处于政府主导之下;入世后,政府逐渐放开规制电影发展的各项政策。其中,关于电影资本运营政策的开放、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全面启动,都在很大程度上为中国电影产业资本运作注入了新活力。电影产业想要获得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长足发展,离不开产业资本的有序运作。随着产业与资本的进一步融合、市场自身的探索,各种新形式的投融资模式逐渐出现。
《中国电影产业资本运营策略研究》一文较系统的研究了入世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资本运作的发展阶段。政府主导阶段国内业外资本逐渐进入电影圈,关于境外资本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相关政策也转开放。从政府主导进入政策支持阶段,电影产业的资本运营规模迅速扩大,同时,资本运营的效益也在不断增长,市场调节之下电影产业资本运营逐步进入整合阶段。伴随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融资渠道过窄、中小电影企业资本运营缺乏有效支持、缺乏复合型投资管理人才等等。要想促进电影产业的高效长足的发展,除了解决上述问题,也要多元化利用资本运营模式,如预售版权抵押模式、完片担保模式等等;政府层面也需健全电影产业资本运营的政策法规体系。中国电影产业资本运作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在探索符合自身市场发展的道路的同时,也要借鉴欧美国家电影产业资本运营的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促进中国电影产业资本的发展。
刘洋在《电影融资新模式探讨——关于电影权益性投资产品》一文中提到,我国现有的电影融资方式主要有自筹、银行贷款、项目贷款方式、产业投资基金以及信托等等,而电影权益性投资则是一种针对普通投资者的公开融资渠道,对投资者而言也多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关于这一新型电影投融资模式主要要关注以下问题,一是影片投资总成本,投资者所投份额占总投资的份额决定了收益的分配比例,且非标准化、创意性、临时性的影片拍摄过程,导致很难精确认定每一笔开销,即电影成本。二是对票房的监控,目前中国的电影票房由专业机构中影集团负责实时监督,公开透明。三是后期的版权收益,作为拥有电影部分股权的投资者而言,也即电影版权的拥有者,对影片后期产生的版权收益都有机会参与分成。对比存在时间相对较久的其他的融资方式,面向个人的影片权益性融资正逐渐兴起。
中国电影产业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一直在影响和指导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新中国首部电影法规,是中国电影产业改革发展的策略上升到法律制度的层面,对于提升文化产业水平、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进一步降低从事电影摄制等业务的市场准入门槛,激励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从事电影活动。这些政策风向使更多社会资本开始涌入影视市场。其中,大量的民营企业开始涉足电影投资市场,通过成立新公司或者孵化转型,成为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影视公司;有能力的行业外个体投资人也开始较大规模涉足影视投资市场,个体投资者通过寻找影视商务代理公司等渠道努力加入影视投资行列,为中国电影产业的资本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作为投资者,也获得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然而,该法并没有对社会资本进入影视市场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漏洞出现,这就需要法案的及时更新与完善,以更好的规范和促进电影产业的资本运作。
从以上资料及行业相关政策可以看出,电影产业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愈发明显。电影从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型过程中,资本运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但从目前来看,传统的电影投融资方式,在中国电影资本市场仍占较大比重,新型的面向个人的电影股权转让融资模式只是处于起步及发展初期,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之下的一种新形式的探索。对于整个面向个体投资者的行业而言,市场并没有形成良性有序的竞争态势,融资的各个渠道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个体投资人来说,也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的保障措施,投资人在面对高收益心动的同时,也会怯于不成熟市场带来的风险而止步。从国家层面来看,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参与电影产业,是电影产业资本运作走向市场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有很多有待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只有不断规范电影市场的资本运作,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促进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促进国家软实力的进步。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