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3-04-29 14:31:45

文献综述

一、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评价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又称技术进步率,是随着对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和机制进行研究而衍生出来的概念,相较于单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更具综合性,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一个经济体的效率。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起步较晚。

郑绍濂与胡祖光(1986)较早在国内进行了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定义,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研究,还以等权全要素生产率或劳动资金产值率作为衡量经济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对我国各工业部门的综合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1]。

郑玉歆(1998,1999,2007)对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较为深入。

在一系列的研究中,郑玉歆认为总体而言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经济过热而导致短期、不正常增长的现象,指出对中国工业发展的把握不仅需要在宏观上进行研究,更要在微观上进行识别,还提出对生产率研究中的资本投入替代可以应用于能源密集型产业帮助研究,更指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结果会受到内涵理解与方法论使用等方面的差异而不同,因而会影响人们对经济增长方式及经济增长长期趋势的判断,所以在进行分析、特别是比较时应对此有清醒认识。

同时郑玉歆也再一次强调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实现[2-4]。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的改革转型问题。

杨汝岱(2015)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又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

他得出结论,中国制造业整体增速波动较大;制造业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企业成长,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国企改革是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可持续性内生增长的关键[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